• 2024年第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基础研究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障的研究进展

      2024, 1(2):1-3.

      摘要: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在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方面的最新 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本研究详细分析了haplo-HSCT 的技术原理、治疗优势、预处理方案、临床 疗效及潜在并发症。对于无法找到匹配供者的SAA儿童患者,haplo-HSCT 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且其具有较 佳的临床疗效,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SAA 治疗技术 的发展与应用。

    •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肠腺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4, 1(2):4-6.

      摘要:结直肠腺瘤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腺上皮的良性肿瘤,包括结肠腺瘤与直肠腺瘤,是常见的肠道良性肿瘤。因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发病率差别很大,40岁以下的发病率低,60岁以上较高,男女无明显差别。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结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 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组成、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与结肠腺瘤的相互影响,以及肠道菌群 失调影响结肠腺瘤发病的可能机制进行概述,有望为结肠腺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 >临床研究
    • 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4, 1(2):7-9.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方式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重症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连续性血液透析予以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恢复更好,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回访患者6个月以统计死亡率,观察组死亡率(2.85%)低于对照组死亡率(20.00%)(P<0.05)。结论 在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其肾功能和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治疗安全性及患者生存情况也呈现出明显优势。

    • 高血糖患者空腹血糖监测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4, 1(2):10-12.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糖患者在空腹血糖监测下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从2024年三高共管检测管理平台中来院查体的高血糖患者中择选50例进行观察,经随机数字表法处理,常规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添加空腹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状况。结果 观察组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空腹血糖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血糖监测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高血糖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空腹血糖监测对高血糖患者控糖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使患者掌握血糖的日常值,当发现血糖升高后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利于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维持,可以规避安全性问题。

    • 人文关怀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2024, 1(2):13-15.

      摘要:目的 探析人文关怀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价值。方法 样本入选起止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样本容量:医院收治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以奇偶序列法将收录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进食、下床活动、膀胱持续冲洗、导尿管留置、住院等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尿失禁以及膀胱痉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国际前列腺评分表(IPSS)评分更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ICD-BPH)评分更高(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生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多方面的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并发症预防、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推荐与施行价值。

    • 内脏松动手法在女性膀胱膨出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

      2024, 1(2):16-18.

      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膀胱膨出采取内脏松动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接诊的女性膀胱膨出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3例。对照组采取盆底磁刺激联合子宫托和盆底肌训练(PFMT)疗法干预,观察组采取内脏松动术联合PFMT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及患者不良情绪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阴道全长(TVL)、会阴体长度(GH)、生殖道裂孔(PB)、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问题问卷(PISQ-1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IQ-7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HAMA)及抑郁(HAMD)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HAMA及HAMD、盆底功能(PFIQ-7)、PISQ-12、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膀胱膨出采取内脏松动手法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促进膀胱状态恢复正常,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该疗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风险预警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分析

      2024, 1(2):19-21.

      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预警管理对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纳入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3例行PICC的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法表均分为对照组(n=62)和干预组(n=6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风险预警管理。观察两组PICC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20%和20.97%,干预组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风险预警管理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整体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缩短减少,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患者及家属的就医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 腹腔镜结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 1(2):22-24.

      摘要:目的 研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腹腔镜结合戈舍瑞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5,腹腔镜治疗)和观察组(n=15,腹腔镜结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干预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附睾蛋白(HE4)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6.67%,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清除病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 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窗启动降压的预后比较

      2024, 1(2):25-27.

      摘要:目的 分析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窗启动降压治疗的预后情况,明确此类患者启动降压治疗的合理时间窗。方法 招募2024年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贵港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病患者90例,这些患者发病时间在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且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根据启动降压治疗的时间窗不同,将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入组后立即降压治疗)、B组(发病第4日开始启动降压治疗)和C组(发病第8日开始启动降压治疗),每组30例。记录并对比3组患者入院时、第3日、第7日、第10日、随访第90日的血压水平、神经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预后评分(MRS)以及随访90日时的临床事件(脑出血、脑梗死复发、死亡)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入院第3日,3组患者在血压、NIHSS评分、MRS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日、第10日及随访第90日,B组的血压、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A组和C组(P<0.05);此外,B组在随访90日时的预后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也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对于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4日开始启动降压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减少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 糖尿病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效果探讨

      2024, 1(2):28-30.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选取医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临床管理期间进行糖尿病专项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临床指标和自我管理人数。结果 经数据对比可知,患者进行糖尿病专项教育后的常识认知、危害程度、治疗路径、检查方法、预防措施五项认知评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患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率占比高于健康教育前;血糖指标和体重均低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病症认知程度,逐步降低血糖水平,可推广应用。

    • 李斯文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

      2024, 1(2):31-33.

      摘要: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自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失控。癌症高发因素有遗传以及雌二醇暴露,例如早初潮、晚绝经、不孕以及儿童期胸部受放射线照射等。除了高发人群,晚发育、哺乳期长、早期生育有降低乳癌的机会。临床中,西医多根据乳腺癌分期进行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而中医则在治疗前先究其病因,再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辩证治疗,以此提升治疗效果。李斯文教授拥有临床肿瘤治疗经验40余年,对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其独特的诊断经验和思想。本文总结了李斯文教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避孕依从性及重复流产的影响

      2024, 1(2):34-36.

      摘要:目的 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的效果。方法 从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避孕依从率、重复流产率优于A组(P<0.05);护理后,B组避孕知识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流产患者避孕依从性和了解避孕知识的程度,改善不良情绪,预防再次流产。

    • 一站式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4, 1(2):37-39.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关怀一站式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痛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医院感染一科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艾滋病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治疗关怀一站式服务联合心理干预。采用艾滋病自我管理量表和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艾滋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IEF)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艾滋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关怀一站式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DT和WHOQOL-HIVBRIEF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T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HIVBRI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治疗关怀一站式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提高患者的艾滋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医学检验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2024, 1(2):40-42.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进行CDUS与D-二聚体检测进行联合检查和单独CDUS检查,以联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在血栓检出率、血栓类型和位置判断上的准确性,从而计算CDU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结果 单独CDUS在血栓检出率、类型判断和位置判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与D-二聚体检测联合CDUS检查结果相近。结论 CDUS在不同类型的血栓判断上表现出色,其在慢性血栓的判断上准确率达到100%。CDUS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作为有效的初筛工具。

    • 超声诊断仪的临床应用及故障维修探讨

      2024, 1(2):43-45.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超声诊断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超声诊断仪因其独特的影像模式,在癌症诊断、妇产科及心脏疾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超声诊断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故障维护等方面,缺少对超声诊断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对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临床应用、常见故障和维护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提高超声诊断仪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靠性。

    •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2024, 1(2):46-48.

      摘要: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与护理体会。方法 试验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84例均为在医院开展肩关节镜下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开展手术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同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治疗时间更短(P<0.05)。结论 加强手术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证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具有借鉴、采纳和推广的价值。

    • >护理研究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2024, 1(2):49-51.

      摘要:目的 探究造血干细胞移植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肛周感染患者,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4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综合护理+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发生率情况、护理前后疼痛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肛周感染例数显著较少(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肛周感染时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肛周感染带来的痛苦,且提前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配合效果

      2024, 1(2):52-54.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LRH)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采用LRH治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常规护理、观察组(n=15)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疾病知晓度、手术指标、血压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晓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手术开始30min、术毕体温,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LRH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可患者疾病知晓度,改善手术指标,稳定患者术中血压,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 基于腹腔镜清洗消毒灭菌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24, 1(2):55-57.

      摘要:目的 分析以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为主展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120件腹腔镜作为其研究对象,在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医护人员对其中的60件腹腔镜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清洗消毒工作(对照组),从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护理人员对剩余的60件腹腔镜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清洗消毒工作(实验组),观察两组腹腔镜清洗消毒的合格率、腹腔镜包装合格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腹腔镜清洗质量、腹腔镜的损坏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器械清洗消毒的不合格件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合格率明显提升(P<0.05)。实验组器械的包装合格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优化后的工作效率评分比优化前明显偏高(P<0.05)。实验组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器械中出现腹腔镜损坏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 1(2):58-60.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指标、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均有变化,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降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脊柱侧弯手术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赋能护理对剖腹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4, 1(2):61-63.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赋能护理对剖腹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灌南县人民医院接受剖腹产手术的8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赋能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自我效能量表简短版(BSES-SF)、角色适应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SES-SF评分、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赋能护理在剖腹产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角色适应。

    • 延续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2024, 1(2):64-66.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化疗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估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遭受妇科恶性肿瘤困扰的患者来说,在接受化疗治疗的间歇期间,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化疗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Ⅱ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 1(2):67-69.

      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DN)Ⅲ期病患中的价值。方法 遴选医院诊疗的DNⅢ期(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将入选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n=40例)纳入不同两组,分别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前者执行常规护理,后者执行多学科团队护理;比较病患各项指标(血糖、血压、身体体质量指数等)达标率情况、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之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之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压(BP)、身体质量指数(BM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数据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综合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其中,可以加速改善DNⅢ期病患的血糖、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4, 1(2):70-72.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8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SCL-90)、肢体功能评分(FMA)、肢体痉挛程度(MAS)和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上肢和下肢)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肢体功能、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优质护理对PICC及输液港用于肿瘤化疗患者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2024, 1(2):73-75.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优质护理对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输液港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内,在医院接受PICC或输液港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维护操作用时比对照组短,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及输液港用于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2024, 1(2):76-78.

      摘要:目的 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名脑肿瘤术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DVT发生率、下肢血流速度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血流速度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术后患者护理当中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基于不同延续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

      2024, 1(2):79-81.

      摘要:目的 基于延续护理模式,探究不同途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对医院17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电话+短信随访)和试验组(电话+微信随访+家庭访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眼压、平均病程、矫正视力),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眼压、住院时间、矫正视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比较,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使用电话+短信随访的延续护理方法,青光眼患者更适于应用电话+微信随访+家庭访视的形式进行延续护理,该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采取多元联动模式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4, 1(2):82-84.

      摘要:目的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采取多元联动模式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从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住的7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3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8)接受多元联动模式综合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治疗后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观察组(97.37%)高于对照组(84.21%)(P<0.05);对比综合满意率:观察组(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及疼痛感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联动模式下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女性抑郁症患者改善体征,护理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知信行模式结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4, 1(2):85-87.

      摘要:目的 针对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运用知信行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情况下,对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的作用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慢阻肺治疗的患者共60例展开此次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均30例。在对照组中,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在实验组中,运用知信行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肺功能情况,在护理后,实验组各方面更高。对比两组健康行为评分,在护理后,实验组各方面更高。对比两组SF-36评分,在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更高。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获得满意度更高。结论 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结合知信行模式+延续性护理情况下,对于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双心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4, 1(2):88-90.

      摘要: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双心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采取双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对自己进行管理和约束。

    • 5M1E分析法护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2024, 1(2):91-93.

      摘要:目的 研究人、机、料、法、测、环(5M1E)分析法护理模式对于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进行体检的人员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名体检人员,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联合实施5M1E分析法护理,比较两组出现感染的情况、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体检人员的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医院中应用5M1E分析法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缓解体检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满意度和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中医中药
    • 清肺保元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2024, 1(2):94-96.

      摘要:目的 探讨清肺保元汤对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阻肺、肺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根据治疗方法的需要,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皆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肺保元汤。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肺功能、血清氧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血清氧化指标降低,肺功能指标、血清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清肺保元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血清活性氧及丙二醛水平,提升肺功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达到延缓细胞衰老及肺衰老的目的。

    • 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2024, 1(2):97-99.

      摘要:目的 探讨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颊黏膜放血治疗,对比结果。结果 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综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患者临床病症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观察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成绩评分(Portmann)指标、中医症候积分指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接受颊黏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病症指标显著改善,结果理想,可推广。

    • >药物与临床
    • 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 1(2):100-102.

      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医院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间行常规西药管理(实施前),设置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5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行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实施后),设置为研究组,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500张(每张处方涉及1例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量不当、抗生素滥用、给药方式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可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所降低,值得推广。

    • 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与分析

      2024, 1(2):103-105.

      摘要:目的 对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医院采取整改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按照处方点评管理办法,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23年6月份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儿童医院的门诊处方一共3000张,针对用药不合理、处方不规范、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专项点评。结果 点评的3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2871张占95.7%,不合理处方129张占4.3%,其中不合理处方中,适应证不适宜占比43.4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29.46%,遴选药品不适宜占比0.76%,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比2.33%,未注明原因超疗程用药占比20.16%,给药剂型不适宜占比1.55%,其他不适宜情况占比2.33%。结论 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整体较高,但是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未注明原因超疗程用药。而处方专项点评不仅可有效分析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发生原因,而且还能为医院采取针对性整改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提升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作用

      2024, 1(2):106-108.

      摘要:目的 围绕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到医院就诊的DKA患者76例,按照单双号法依次列出流水号1~76号,其中1、3、5等单号者选择常规对症治疗,作为对照组,2、4、6等双号者选择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清氧化应激及症状恢复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观察组(5.26%)、对照组(21.0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DKA,有利于症状改善,控制胰岛素用量,安全性高。

    •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 1(2):109-111.

      摘要:目的 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病例均来自于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共计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小组,其中40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另40例病例纳入观察组。纳入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纳入观察组中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作用下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选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癌胚抗原(CEA)检出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数据为(19.12±1.38)ug/L对比(30.18±1.56)ug/L,观察组数据显著偏低(P<0.05)。治疗干预后,CD3+以及CD4+检出水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数据分别为(65.18±1.72)%对比(54.33±1.29)%、以及(37.05±1.29)%对比(30.27±1.48)%,观察组数据显著偏高(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用药干预晚期结肠癌的效果确切,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协定处方二号联合消瘀膏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2024, 1(2):112-114.

      摘要:目的 观察协定处方二号联合消瘀膏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广水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5例。统计分析4组骨折恢复情况、腕关节功能评价、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清ALP、Ca及P含量的测定及疗效评价。结果 中药+膏药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腕部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单独治疗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及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6周后血清ALP、Ca及P含量高于对照组及单独治疗组(P<0.05)。中药+膏药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配合消瘀膏+协定处方二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腕关节功能。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 1(2):115-117.

      摘要:目的 探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联合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的心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血压水平指标、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及各项指标数据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联合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变化,调整血压水平值,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实际价值与积极影响作用。

    • 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曲马多用于清宫术镇痛的效果观察

      2024, 1(2):118-120.

      摘要: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凝胶宫腔灌注联合曲马多注射液肌注用于清宫术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于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妇科就诊,符合清宫术的稽留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有3例患者中途退出。对照组术前0.5h给予曲马多针肌注;观察组在术前肌注曲马多的同时,予以宫腔灌注5mL利多卡因凝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心脑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脑综合征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凝胶宫腔灌注与曲马多针剂联合应用进行镇痛处理,能够展现出双重镇痛功效,表现出更高的优越性。此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可视为一种理想的清宫术镇痛方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评价

      2024, 1(2):121-123.

      摘要: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顺铂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可以在控制原发肿瘤的同时,减少新的转移灶的形成。同时,贝伐珠单抗还可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反应,提高整体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参考。

    • 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运用

      2024, 1(2):124-126.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并且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对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通过按照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程序,而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差异均比较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差异更加显著,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在标准药物治疗程序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其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4, 1(2):127-129.

      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全球流行的肝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公众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因其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在CHB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可能影响了Peg-IFN-α治疗CHB的药物代谢、免疫反应和病理过程。本文回顾了Peg-IFN-α在CHB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肠道微生态对疗效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旨在为优化CHB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观察

      2024, 1(2):130-132.

      摘要:目的 观察不可切除肝癌给予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入选的54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为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探究组,均有27例,普通组行阿帕替尼治疗,探究组辅以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观察疗效并分析各组的肝功能情况,检测肿瘤标志物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探究组有51.85%的临床缓解率,有88.89%的临床控制率,均高于普通组(22.22%、62.96%)(P<0.05)。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探究组与普通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ST等水平降低,探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治疗前,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糖类抗原199(CA199)等,探究组与普通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AFP、CA199等均降低,探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不良反应在探究组有29.63%(8/27)的发生率,而普通组有22.22%(6/27)的发生率,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给予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能提高缓解率,减轻肝损伤,调节各种肿瘤标志物,且毒副反应轻微,建议使用。

    • 某妇儿医院集采前后使用药品说明书项目对比分析

      2024, 1(2):133-135.

      摘要:目的 调查某妇儿医院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说明书项目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常用集采中选药品与曾用的同通用名非中选药品说明书(共计71组药品,142份说明书)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说明书情况。结果 71组药品中,差异率小于30%的有7项,差异项目数超过1/3(≥7项)的有25组药品,集采中选药品与非中选药品在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的标注上,均存在较严重的缺失。结论 医院使用的集采中选药品和曾用非中选药品说明书存在一定差异,集采中选药品在临床试验、辅料、药物过量、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上的缺项率均高于非中选药品。针对儿童用药信息标注,集采中选药品和曾用非中选药品说明书均存在差异较大、标注率不高、标注内容模糊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完善,提高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及科学性。

    • >医学教育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与肌肉减少症产生率

      2024, 1(2):136-138.

      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ERAS)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ERAS理念对肌肉减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肝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肌肉减少症产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无肝状态的时间更短,在ICU的住院时间需求减少(P<0.05)。其中,实验组的肌肉减少症患者有3例,对照组的肌肉减少症患者有12例,比较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对照组的肌肉减少症产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使用ERAS理念护理的患者在肝移植手术后出现住院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降低肌肉减少症产生率的可能性较高,存在较高的临床价值。

    • 慢性湿疹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观察

      2024, 1(2):139-141.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湿疹病患接受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双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18例慢性湿疹病患,时间纳入段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实施电脑随机抽样分组,对照组9例,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9例,提供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双重干预服务,对两组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慢性湿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加强体育运动概率(100.00%)、自我疗养概率(88.89%)、食用膳食纤维食物概率(100.00%)、规律用药概率(10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湿疹病患及时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病患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使病患的生活方式发生良好改变。

    • >医疗管理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 1(2):142-144.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管理中使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产生的效果。方法 于医院中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100例患者做样本分组(按照信封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n=50)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不同管理选择的情况下分析对各项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药占比情况上均为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帮助医院管理提升整体质量,表现在患者住院情况、并发症控制和满意度上均有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

    • 门诊治疗室护理流程优化对患者康复质量的提升作用

      2024, 1(2):145-147.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治疗室护理流程优化对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门诊治疗室接受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按照常规,而实验组则在原有基础上实施了护理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质量、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且康复质量改善(P<0.05)。结论 门诊治疗室护理流程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中药质量控制策略

      2024, 1(2):148-150.

      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医疗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中药不断展露光芒,人们对中药质量控制愈发重视。中药相比于西药安全性更高,是健康药品,但是中药治疗讲究阴阳调和,主臣相辅,因此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会影响到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质量控制对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质量控制能保障中药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中药质量控制策略,讨论中药质量控制,分析当前中药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基于药品全周期管理角度思考中药质量控制策略,期望可以为我国中药质量控制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 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中岗位胜任力模式的应用

      2024, 1(2):151-153.

      摘要: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岗位胜任力模式进行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32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以2024年6月为节点,6月以前行传统护理人员管理(对照组),6月及以后行岗位胜任力模式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观察组),全面分析管理价值。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评判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岗位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该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可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医院整体运作质量的提升。

    • 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原因与防范对策分析

      2024, 1(2):154-156.

      摘要:本文对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详细分析了差错产生的多种原因,涵盖人员方面、药品方面、管理流程方面以及环境因素等;进一步探讨了已有的防范对策,包括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优化药品分类与标识、改进管理流程与规范、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等。对未来防范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高中心药房的配药调配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儿童早期视力筛查干预的重要作用

      2024, 1(2):157-159.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儿童早期视力筛查干预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方法 抽取常州市武进第六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视力筛查的儿童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进行照护事宜时,运用基于视力保健行为提升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家长有更高的知识掌握程度(P<0.05),观察组家长有更高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P<0.05)。观察组儿童有更低的近视、眼病发生率(P<0.05)。结论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开展针对儿童的早期视力筛查干预,可提高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增加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防范近视、眼病等不良事件率。

    • 7S管理在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与效率中的实践探索

      2024, 1(2):160-162.

      摘要:目的 分析7S管理对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接诊的200例门诊观察作为观察对象,先入院10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后入院10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7S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效率及患者对门诊服务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及门诊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服务中实施7S管理可提升总体管理质量就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护理服务差错率,该管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介导的康养服务合作案例研究

      2024, 1(2):163-165.

      摘要: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公立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东院区康复中心(康复医学科二病区)与福临养老服务中心的创建合作过程为载体,通过该案例的搭建、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县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养老院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行性、现有模式、潜在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实地调研、案例研究及案例搭建,我们发现这种合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使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其具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 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 1(2):166-168.

      摘要:目的 评估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母乳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时间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常州妇幼保健院2024年1月到10月期间的捐乳者及用乳新生儿,2024年1月到5月采用常规运营模式作为对照组,6月到10月采用组团式运营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运营模式下的捐乳情况、捐乳质量及母乳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捐乳量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人均捐赠次数和人均捐乳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捐乳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用奶人数、平均用奶量和用奶天数上均高于对照组,初次使用赠母乳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的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捐赠情况和捐赠质量,为母乳库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营提供支持,并为其他母乳库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感谢关注《健康导刊》杂志官网,目前网站投稿系统处于系统维护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技术团队正全力优化,维护期间部分功能不完善,敬请谅解。网站正式启用时间将另行通知,请持续关注本网站公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好的体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