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1):1-3.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之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SA评分显著降低,FOIS评分及SWAL-QOL评分则显著提升(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5, 2(1):4-6.
摘要:目的:分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Delta样配体4(DLL4)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医院于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间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疾病类型分组,包括LuminalA型25例,包括LuminalB型22例,HER-2过表达型19例以及基底细胞样型15例,并以50例癌旁组织患者为对照,对上述几组受试者做低氧诱导因子-1α、Delta样配体4检测,记录临床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的低氧诱导因子-1α、Delta样配体4的阳性率对比,乳腺癌组患者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组(P<0.05)。对比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患者的低氧诱导因子-1α、Delta样配体4阳性率情况,四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氧诱导因子-1α、Delta样配体4两项生化指标在HER-2过表达型与基底细胞样型组患者中呈高表达,提示该指标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分型的重要依据,值得关注。
2025, 2(1):7-9.
摘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多由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青光眼等危险因素导致的,常发生于视网膜动静脉交叉点处的,以交叉点处静脉腔机械狭窄为主要病机的视网膜血管疾病,眼底主要表现为眼阻塞静脉分布区域的火焰状、点状或印迹性视网膜出血,伴有或不伴有视盘水肿的扩张迂曲静脉;黄斑水肿是其主要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促进水肿吸收、增加血管密度、改善视网膜血流情况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则以瘀血阻络为常见病机,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大法,改善视网膜缺血、水肿、出血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视力。该综述涵盖了西医的药物和激光治疗、中医的方药和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025, 2(1):10-12.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XpertMTB/RIF)与传统检测方法在不同类型结核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52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XpertMTB/RIF、抗酸染色涂片(AFB)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TB培养)三种方法在不同类型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种方法诊断结核病阳性率分别为28.79%、52.46%和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中,AFB与XpertMTB/RIF的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在488例非耐药结核病、64例复治结核病、464例初治结核病、209份灌洗液及319份痰液样本中,三种方法的诊断均有差异(P<0.05);三种方法在痰液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灌洗液样本(P<0.05)。结论:XpertMTB/RIF在不同类型结核病的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推荐作为优先选择的检测方法。
2025, 2(1):13-15.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涉及遗传、代谢及环境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肠道菌群在多个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不可分,可能通过影响血糖代谢、 炎症反应和肾功能损害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糖尿病肾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包括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 代谢产物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和益生元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这些研究不仅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 病提供了新的策略,而且强调了肠道菌群调节在糖尿病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2025, 2(1):16-18.
摘要:通过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外科体检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021 年和 2022 年因原发性精索静脉曲 张(VC)被淘汰的受检者分别占外科淘汰总人数的 12.5%和 7.0%,成为外科淘汰率前 5 位的疾病之一。青少年原发 性 VC 的病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解剖学因素、生活习惯以及合并症等。由于青少年精液样本获取存在伦理和技术上的 困难,临床实践中难以精准评估原发性 VC 对于青少年生育功能的潜在损害,且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也存在较大争议。 现阶段,青少年原发性 VC 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如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 术)以及介入手术,但何种治疗方案是青少年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无充足证据证明。鉴于此,本研究以现有 研究成果为循证依据, 系统分析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外科体检中青少年原发性 VC 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深入探讨 其病因学、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指证以及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等,以便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指导以及为航空医师体检鉴 定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025, 2(1):19-21.
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再出血转化(H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 2022 年 5 月 至 2024 年 3 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 ACI 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 HT,将其分为 HT 组(n=27) 和非 HT 组(n=53)。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 35 例 ACI 患者为验证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采用 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长、溶栓前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 升高、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升高、溶栓药物剂量减少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升高是 ACI 患者溶栓后并发 HT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 = 4.753+0.886× 发病至溶栓时间 +0.981× 溶栓前 SSS 评分 +0.816× 溶栓前 NIHSS 评分 -0.283× 溶栓药物剂量 +1.317×NLR。建模组 ROC 曲线下面积(AUC) 为 0.946(95%CI:0.915 ~ 0.986),验证组的 AUC 为 0.932(95%CI: 0.893 ~ 0.972)。 结论 基于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前 SSS 评分、溶栓前 NIHSS 评分、溶栓药物剂量、NLR 水平构建 的 ACI 患者溶栓后 HT 风险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1):22-24.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单纯栓塞治疗与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在南京市江宁中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根 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单纯栓塞治疗)和观察组(n=30,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 。比 较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急性血栓、血管痉挛、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瘤破裂) ;并在治疗前和治 疗后 3、5、7 个月时,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栓塞情况明显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MR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后3、5、7 个月时,观察组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相较于单纯栓塞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栓塞情况,且在治疗后 3、5、7 个月时显著改善患者的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但该方法也会导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 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权衡治疗效果与并发症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化患者的临床获益。
2025, 2(1):25-27.
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体操联合肌内效贴对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023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符合上交叉综合征诊断标准的 60 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 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仅接受医疗体操训练,观察组在医疗体操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进行干预。 通过上交叉综合征 NRS 评分、头前倾角(FHA)、圆肩角(FSA)、颈椎各方向关节活动度总和、弱化肌群肌力总 和以及颈椎失能指数, 比较两组学生肌肉失衡改善情况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NRS 评分、FHA、 FSA、各方向颈椎关节活动度总和、弱化肌群肌力总和以及颈椎失能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 NRS 评分、FHA、FSA 和颈椎失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颈椎各方向活动度总和、弱化肌群 肌力总和均大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医疗体操联合肌内效贴对改善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 缓解症状并提升肌力和平衡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 2(1):28-3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开展持续被动运动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研究对象均为膝关节置换患者 84 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2) 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 察组(n=42)予以持续被动运动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术后 1 个月,观察组关节肿胀程度及疼 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及屈膝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将 持续被动运动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置换肿胀程度,减轻其疼痛感,改善患者关 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2025, 2(1):31-33.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气液混合装置制备医用聚桂醇泡沫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医院用于 治疗 100 例患者需要的医用聚桂醇泡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份),观察 组使用自动气液混合装置制备医用聚桂醇泡沫,而对照组使用传统手工注射器推注进行制备(均由医院 35 名专业医护 人员进行操作),比较两组单次制备时间、医护人员对制备过程的满意度以及配制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 的制备前准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观察组的气液混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制备全过程时间均短 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满意度(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的注射器滑脱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但观察组液体溅出率(0.00%)、气液混合不充分率(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26.00%、 30.00%,P < 0.05)。结论 使用自动气液混合装置制备医用聚桂醇泡沫的效率高于传统方法,且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 医护人员对于操作和制备效果更加满意。
2025, 2(1):34-36.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及多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了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70 例。遵循随机信封法将其均分为两组, 每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 CVP 监测及多元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不 同时间点 CVP 值、血流动力学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 < 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 CVP 值无明显差异(P> 0.05) ;随着护理工作的开展,两组的 CVP 值逐渐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 < 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LVEF 及 E/A)无显著 差异(P > 0.05);但护理后,两组的 LVEF 及 E/A 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不良事 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接受 CVP 监 测及多元化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 CVP 值,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从而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2025, 2(1):37-39.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的不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 66 例,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研究,并通过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3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氧 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通气指 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 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 0.05)。 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 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的恢复,快速改善临床症状。
2025, 2(1):40-42.
摘要: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伴随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 30 日至 2024 年 1 月 30 日时间段内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心血管疾病并伴随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抽样法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发现观察组 的焦虑得分以及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心功能指标也 呈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态势(P< 0.05)。 结论 帕罗西汀配合心脏康复治疗在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伴有焦 虑抑郁情绪的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成效,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还显著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2025, 2(1):43-45.
摘要:目的 探讨非心源性脑梗死(NCE)与心源性脑梗死(CE)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 Rankin 量表(mRS) 评分的差异。方法 选取鄠邑区人民医院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35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非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NCE 组)200 例,心源性 脑梗死溶栓组(CE 组) 150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及 mRS 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其预后及并发症发生 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前显著改善(P < 0.05)。NCE 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 CE 组(P < 0.05); CE 组患者的脑疝、皮肤黏膜出血率分别为 13.33%(20/150)、16.67%(35/150)均高于NCE 组的 1.50%(3/200)、3.50% (7/200)(P< 0.05)。 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 4.5h 内可显著改善 CE 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缺损程度,其治疗 效果与 NCE 相当,但出血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2025, 2(1):46-48.
摘要: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8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收集自 2022 年 6 月 至 2024 年 6 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78 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9) 和观察组(n=39)。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符合开腹手术指征),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符合腹腔镜与胆道镜手术指征)。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 的治疗有效率(100.00%) 高于对照组(89.74%)(P < 0.05);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术后各 时间点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13% vs 20.51%, P < 0.05);结石复发 率低于对照组(2.56% vs 15.38%) 。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 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各项并发症及降低结石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25, 2(1):49-5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对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宫颈癌临 床诊断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 年1月至 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 PET/CT 检查的240例患者,按患者入院 检查时间不同分为A、B、C 三组,每组80例。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A 组进行常规手动注射,B 组采 用电子注射设备并记录药物残留量,C 组在无菌环境下使用全自动注射系统,严格控制代谢干扰并实时监测残留量和 接触时间。比较三组的注射成功率、注射器内放射性药物残留量及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结果 C 组的注射成 功率高于 A 组和 B 组,注射器内放射性药物残留量和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均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5)。 结论 在宫颈癌的 18F-FDG PET/CT 诊断中,应用全自动注射系统、加强代谢干扰控制和保持无菌环境的质量控制措施, 能够显著提升注射成功率,同时减少药物残留量和降低操作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这些措施对提高宫颈癌影像诊断的 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临床 PET/CT 检查中推广。
2025, 2(1):52-54.
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在乙肝五项筛查中的表现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 间,依据检测血清 HBV 标志和 HBV DNA 的乙肝诊断“金标准”确诊为乙肝的 100 例患者,在河北中医骨病医院复查 乙肝五项的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对 100 例乙肝患者实施乙肝五项检查,根据检查方 法的不同,将酶联免疫法检查结果归为观察组,金标免疫法检查结果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HBcAb(乙肝核心抗体)、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b(乙肝 e 抗体)和 HBeAg(乙肝 e 抗原) 的检测结果。 结果 在 HBsAg 和 HBeAg 的阳性检出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然而,在 HBeAb、 HBsAb 和 HBcAb 的阳性检出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诊断乙肝的准确 率为 88.00%, 而对照组采用金标免疫法诊断乙肝的准确率为 73.0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对于乙肝五项的检测工作,酶联免疫法在 HBeAb、HBsAb 和 HBcAb 的阳性检出率上优于金标免疫法,且对于乙 肝诊断的准确率亦高于后者。因此,相比金标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在临床上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予以大力推广。
2025, 2(1):55-57.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自我训练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脊髓损伤 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筛选 82 例,收集时间点: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按照康复护理方法将患者划分两组, 对照组 41 例,行常态化康复护理,观察组 41 例,行自我训练康复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心理状况、躯体功能、生活质量、 排尿功能、康复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单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 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 < 0.05);上肢、下肢功能评分、物质、运动、社会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尿流率、FIM 评 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脊髓损伤自我训练康复护理较常态化康复护理更能对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进 行改善。
2025, 2(1):58-60.
摘要:目的 对真菌性阴道炎的疾病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估全程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调查患者的 满意度情况。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1 月期间童寺镇中心卫生院妇科收治的 110 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 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每组 5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通过对比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来评估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 顿抑郁量表(HAMD)和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评分 观察组护理后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生活质量量表(GQOL-74) 的各项评分,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有效减轻了患者 的心理压力,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2025, 2(1):61-63.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市立医院白塔院区收治的消化道肿 瘤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 3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对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放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 两 组患者在护理前负面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 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放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 2(1):64-66.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颌骨囊肿手术患者 300 例 研究,以双色球法分组,每组 150 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全程优质护理(优质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优质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 异(P > 0.05),护理后优质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对比,全程优质护理用于颌 骨囊肿手术患者中不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而且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疗效提升,从而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2025, 2(1):67-69.
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在蓬莱人民医院就诊的 62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于 2023 年 2 月至 2023 年 8 月就诊,共计 31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2 月就诊,共计 31 例患者,接受心理护 理联合运动疗法。综合比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心理状态及不良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 餐后 2 小时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实施效果显著,较为适用临床实践。
2025, 2(1):70-72.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糖尿病足(DF)伤口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在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重症 DF 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 照组,n=31)、常规护理 + 伤口护理中精细化护理(观察组,n=31)。观察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血糖 指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指标。 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护理前血糖指标、 负性情绪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护理 1 个月观察组血糖指标、负性情绪指标及生活质量指 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重症 DF 患者伤口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负性 情绪,缩短其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2025, 2(1):73-75.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链式流程护理模式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时间及心理状态、止血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河源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在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04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诊链式流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患者的救治时间、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SAS、 SDS)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效果好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患者采用急诊链式流程护理模式, 可缩短救治时间,在止血效果和改善心理状态方面,表现突出,值得临床借鉴。
2025, 2(1):76-78.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在血糖控制方面的表现。方法 从医院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之间接收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出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实施不同 的护理方案,根据观察数据汇总结果评估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中医护理(研究组)的表现差异性。结果 干预前两 组 Morisky 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 > 0.05),干预后研究组 Morisky 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 照组(P < 0.05) ;干预前两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 后两组的上述血糖指标均有下降,研究组的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状态(SAS、 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两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并且还能够减轻患 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2025, 2(1):79-81.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治疗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为对象,104例患者治疗方案上均选择手术,采用随机数字方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胃肠功能 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 < 0.05);试验组在停止补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试 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中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迅速 恢复,还能促使患者其他身体机能的恢复,致力于患者早日康复,并着重预防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患者和家属满意。
2025, 2(1):82-84.
摘要: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 响。方法 收治时间点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纳入对象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共 200 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观察组 100 例,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 100 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 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得分更高(P< 0.05)。 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NIHSS 评分,使其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1):85-87.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1 月某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将 10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1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社区健康管理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 指标、抑郁及焦虑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抑郁 和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 0.05)。 结论 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的血压及血糖水平,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1):88-90.
摘要:总结 1 例复发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用药护理,包括用药前 护理(药物配置、药物知识宣教、用药预处理) ;用药过程中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后反应,及时识别患者有无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该患者首次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时,出现了免疫效应细胞相关性神经毒性综合征和燃瘤反应,表 现为突发言语及行为异常和病灶部位重度疼痛,因护理得当有效,至撰稿前该患者病情稳定,按照疗程规范治疗中。
2025, 2(1):91-93.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71 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5) 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 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疾病认知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 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者对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循证支持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肾病 综合征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促进其积极应对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从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5, 2(1):94-96.
摘要:目的 探讨管道追踪模式综合护理干预在肝内胆结石患者 T 型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 在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肝内胆结石 T 型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联合管道追踪模式综合护理。比较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估管道追踪模式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管道追踪模式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2025, 2(1):97-99.
摘要: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吞咽障碍间歇经口管饲(IOE)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在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过渡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 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 1 ~ 2 级(84.00% vs 40.00%)占比高于对照组,试验组 3 ~ 5 级(16.00% vs 60.00%) 占比低于对照组(P < 0.05); 干预后,试 验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提高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显著提 升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2025, 2(1):100-102.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血液净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透析中心在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之间的 120 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比较两 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可发现,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 推广价值。
2025, 2(1):103-105.
摘要:目的 探析对中风后眩晕患者采取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的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 将医院 2022 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78 例中风后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以对照组(n=39,常规治疗) 、观察 组(n=39, 小柴胡汤) 区分,对比两组患者 Berg 平衡量表评分(BBS)、眩晕评分(DHI)、血液黏度(WBV)、 全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BBS 评分较高, 其 DHI 评分较低(P < 0.05);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WBV、FIB、PV 等血液流变学参数较低(P < 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中风后眩晕患者采取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不但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2025, 2(1):106-108.
摘要:基于“壮火食气”理论,探讨精囊炎(Vesiculitis)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基于古代医籍对“壮火食气” 理论的阐述和精囊炎相关的现代文献资料,探析该病的症状特点、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精囊炎主要症状为血精, 常以热扰精室,络破血溢或脾肾亏虚,气不摄血为病机。治疗上应清热养阴以消“壮火”之源,疏肝行气以助活血 止血,补气养血以疗“壮火”之伤。“壮火食气”理论对于精囊炎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为中医治疗 精囊炎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诊治思路。
2025, 2(1):109-111.
摘要:目的 分析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指点穴联合游走罐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4年 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 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 36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一游 走罐治疗,36 例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指点穴联合游走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 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与血清检验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指点穴联合游走罐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 临床指标与症候情况,并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25, 2(1):112-114.
摘要:目的 分析温阳利水方联合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 单数编号的 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西医心脏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双数编号的 30 例患者归为研究组, 采取温阳利水方联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风险评分(TIMI 评分)及随访 6 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 两组 TIMI 评分 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TIM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TIMI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 0.05)。 随访 6 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给予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温阳利水 方联合介入治疗有利于心功能康复,同时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25, 2(1):115-117.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陕西省大荔县 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80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编号与随机数字表对应,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治疗周期为 8 周。治疗期间,密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等指标, 并运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症状积分变化上,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 90.00%, 高 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观察组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65.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低于对照组的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中 药复方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变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5, 2(1):118-12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饮食调理与情志护理在干预慢性胃炎的护理应用中的表现及效果。方法 选取盘州市人民医院在 2023 年1月至 2024年10月期间收治的 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5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饮食调理与情志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心理状态、 营养状况和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心理状 态则优于对照组(P < 0.05) ;营养状况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慢性胃炎护理中采用中医饮食调理与情志护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缓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改善心理 状态,提升营养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5, 2(1):121-123.
摘要:目的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取治疗措施时,选择碳酸钙 D3 联合地舒单抗,分析其导致患者再骨折发生的相 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 90 例患者,均为贵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且均接受碳酸钙 D3 联合地舒单抗治疗, 研究时间控制在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10 月,根据其是否发生再骨折,将其分为两组,即再骨折组与无再骨折组, 分别为 35 例及 55 例,对其再骨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是否严格遵医嘱治疗及 有无经济负担等方面对比存在差异(P < 0.05);年龄≥ 60 岁、未严格遵医嘱治疗、存在经济负担是骨质疏松性骨 折患者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取治疗措施时,选择碳酸钙 D3 联合地 舒单抗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有再骨折风险,因此要警惕以上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以减少再骨折发生风险。
2025, 2(1):124-126.
摘要: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椎管内麻醉中联合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价值。方法 选择于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1 月在医院分娩的产妇 76 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38 例,接受椎管内常规麻醉,试验组 38 例,联 合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对麻醉效果(镇痛效果、镇痛起效、镇痛持续、完全阻滞时间、产程时间、不良 反应、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镇痛效果相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好(P < 0.05);产程时间相比,试验组比 对照组更短(P < 0.05);麻醉时间指标(镇痛起效、镇痛持续、完全阻滞)相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好(P < 0.05); 不良反应相比,试验组发生率(18.42%)高于对照组(13.16%),但无差异(P > 0.05);分娩方式相比,试验组自然 分娩率(84.21%) 比对照组(60.53%) 更高(P < 0.05) 。结论 分娩镇痛椎管内麻醉中联合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 尼效果较好,镇痛效果确切,可使产程时间缩短,可优化麻醉指标,麻醉安全性较高,可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2025, 2(1):127-129.
摘要: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 (rt-PA) 静脉溶栓后,替罗非班在脑梗死(CI)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以及对血小板功能和 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一共 92 例 CI 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 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 46 例患者。对照组于 rt-PA 静脉溶栓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 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中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小板指标改善情况、神经缺损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 0.05)。治疗前,血小板各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 时间)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时间均降低,观察组均低 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无统计学差异(P> 0.05); 治疗后,NIHSS 评分两 组患者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CI 患者于 rt-PA 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 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2025, 2(1):130-132.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异常出血治疗中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医院接 诊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78 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2022 年 9 月至 2024 年 8 月), 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 术前通过抽取顺序编码分组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38 例)接受术后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40 例)接 受术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单次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有 效率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 较参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月经量、单次月经持续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 月经周期延长(P < 0.05);较参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 < 0.05)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 学差异(P> 0.05)。 结论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宫腔镜下治疗后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在药物成分 持续释放后有效纠正子宫内膜厚度健康,实现对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的积极调节,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 反应风险。
2025, 2(1):133-135.
摘要:目的 探索对肥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纳美芬在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 至 2023 年 11 月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 60 例肥胖患者,以系统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 芬太尼与瑞马唑仑,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美芬。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 > 0.05); 胃镜 插入时,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情况比对照组优(P< 0.05) ;术毕清醒时,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及心 率情况比对照组优(P <0.05),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 结论 在肥胖患者的胃镜检查中,在 2μg/kg 芬太尼 +1mg/(kg ·h)瑞马唑仑基础上给予 0.5μg/kg 纳美芬,能够减 轻患者呼吸抑制,使患者血压、心率更平稳,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2025, 2(1):136-138.
摘要: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寒颤中施以酒石酸布托啡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就诊的腰硬联合麻醉寒颤患者 78 例,抽签法分组,39 例施以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记为对照组,39 例施以酒石酸布托啡诺、地塞米松治疗, 记为试验组,对效果(临床疗效、起效时间、镇静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 进 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相比对照组(79.49%), 试验组临床疗效(97.44%) 更好(P < 0.05)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 起效时间较短(P < 0.05)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用药 5min、完成手术时)镇静评分较低(P < 0.05); 两组患 者各个时段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 0.05)。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寒颤中施以酒石酸布托啡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可保证生命体 征稳定,镇静效果较好,具有临床价值。
2025, 2(1):139-14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新型消毒剂在医疗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医院的 48 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管理,而试 验组则采用消毒供应中心研发的新型佳姆巴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通过 ATP 生物荧光检测法量化微生物负载,并比较 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医院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灭菌器械合格率及感染发生率方 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和灭菌 器械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试验组的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新型佳姆巴 消毒液能显著提高消毒合格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并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其高效低损的消毒效果得益于次氯酸的靶 向氧化作用,且生物兼容性好,为复用器械管理带来了新策略。因此,推广此消毒剂在医疗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有望 提升医疗设施的卫生水平,降低感染风险,增强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2025, 2(1):142-144.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对Ⅱ度烧伤患者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亲水性银离子敷料后,在临床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在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和观察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亲水性银 离子敷料的治疗方式),每组各 36 例,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P < 0.05)。 观察组的创面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在治疗后的疼痛评估方面,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疼痛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 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外用重组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亲水性银离子敷料,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2025, 2(1):145-147.
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服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健康教 育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服药中 应用药学服务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健康教育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5, 2(1):148-150.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SSS)与头孢他啶(CAZ)对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功效。 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 85 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进行分组, 其中观察组 43 例患儿,实行 CSSS 治疗;对照组 42 例患儿,实行 CAZ 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 观 察组的总有效率提高,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 C 反应蛋白(CRP)等血清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CSSS 对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 CAZ,能够 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水平及肺功能,促进症状缓解,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2025, 2(1):151-153.
摘要:目的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联合孕三烯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妊娠预后的影 响。 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苏州沧浪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 76 例为研究对 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8 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孕三烯酮治疗,试验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 微球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流灌注指数(PI)、 阻力指数(RI)] ,性腺轴激素指标[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药物相关不良反 应发生率及治疗后 6 月内妊娠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子宫 动脉 PI、RI 及血清 E2、LH、FSH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疾病复发率降低, 且治疗后 6 月内妊娠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有效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性腺轴激素水平, 改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显著提高妊娠率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2025, 2(1):154-156.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胃溃疡患者,在奥伦(Orem) 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的同时,合并应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 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 60 例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奥伦(Dorothea Oream,Orem)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联合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 自护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在健康饮食、适宜运动、限制烟酒及定期复查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 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 0.05)。结论 在 Orem 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基础上,结合针对性饮食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胃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提升健康生活方式达标率和生活质量。
2025, 2(1):157-159.
摘要:目的 分析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肺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8 月在肺病科实习的 110 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 2023 年 1 月至 10 月入科的医学生设 为A组(n=55),施以传统讲授式(LBL)教学法;将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8 月入科的医学生设为 B 组(n=55), 施以 PBL 教学法。比较两组医学生教学前后学习成绩、带教老师对医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以及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 价。结果 教学前,两组医学生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 > 0.05); 但教学后,B 组成绩高于 A 组(P < 0.05)。带教老 师对两组医学生的学习评价显示出差异,B 组得分更高(P < 0.05)。B 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 A 组,认为 PBL 教学法能够有效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并显著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 肺病科 COPD 临床教学中,PBL 教学法优于传统 LBL 教学法,值得在教育实践中推广应用。
2025, 2(1):160-162.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在管理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招远 市辛庄镇卫生院收治的慢性高血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管理),每组 43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血压控制 达标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 评分(165.21±14.11 vs 149.35±11.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81.40% vs 53.49%)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10.41±10.23 vs 101.39±8.47)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 结论 慢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改 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2025, 2(1):163-165.
摘要:加强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控工作,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 节约医疗资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某肿瘤专科医院为例,通过构建智能化 VTE 防治管理系统,助力 VTE 防治体 系构建,旨在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提高 VTE 的防控水平。首先,阐述了 VTE 及其防治的相关认识,后 在相关认识基础上组建医院 VTE 防控管理体系,并引入智能化 VTE 防治管理系统,打造全流程智能化 VTE 防控体系, 以人为执行主体,以平台为管理工具,落实了 VTE 防控管理工作。希望该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 一些参考。
2025, 2(1):166-168.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及其对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 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感染率、护理管理评分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感染监控、健康教育)以及医疗服务认可度。结果 试验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 在护理管理评分方面,试验组在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感染监控及健康教育等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的医疗服务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显著的 积极作用,不仅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管理评分,而且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认可度,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汇新路355号大夏国际中心B座501室
联系电话:(029) 8931 9506 邮箱:jkdkzz@163.com 邮编:710061
版权所有:《健康导刊》编辑部
《健康导刊》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