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2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护理研究
    •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肠造瘘切口感染并刺激性皮炎的护理

      2025, 2(2).

      摘要:探讨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造瘘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刺激性皮炎的皮肤护理策略与临床效果。该患儿是超低出生体重的极早产儿,护理的重点及难点包括切口的评估与清创、伤口的湿性愈合、造痿口的皮肤保护、配合营养支持、实行家庭参与式护理、设置个案管理护士。经过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儿顺利康复出院。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基础研究
    • NF-KB与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5, 2(2):1-3.

      摘要: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kB)是否参与手足口病 (HFMD) 的病情进展,明确NF-KB 是否可作为手足口 病 HFMD 重症化的临床预警指标。方 法 选取医院儿科病区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住院的HFMD 患儿共114例 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组55例,重症组59例。选取同期在保健科接受体检的儿童共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儿童外 周血NF-k 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 白介素 - 6 (IL-6) 水平,比较各组NF-k B 、TNF-a 、IL6水平的变化趋 势,分析NF-KB 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探讨 HFMD 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 作特征 (ROC) 曲线评估NF-K B对 HFMD 重症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FMD 普通组及重症组的NF-k B、 TNF-a 、L-6 表达水平更高(P<0.05); 与普通组比较,HFMD重症组的NF-k B 、TNF-a 、IL-6表达水平升高(P<0.05); Pearson 相关分析提示,NF-k B水平与TNF-α 、IL-6 水平呈正相关 (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肌酸激酶 同工酶 (CK-MB)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NLR) 、C 反应蛋白/白蛋白 (CRP/ALB) 、NF-kB 水平升高是HFMD 重症化的危险因素 (P<0.05)。 绘 制ROC 曲线求得NF-K B的临界值为133.5ng/mL, 曲线下面积为0.647,灵敏度 和特异度分别为66.1%和65.5%。结论 N F-k B与 HFMD 重症化相关,HFMD 病情进展与NF-K B 、TNF-α 、IL6 水平 呈正相关,NF-k B水平>133 .5ng/mL 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HFMD重症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新进展

      2025, 2(2):4-6.

      摘要:血液透析 (HD) 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而中心静脉导管 (CVC) 、 自体动静脉内痿 (AVF) 、 移植物动 静脉内痿 (AVG) 等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其中AVF 更方便、安全、寿命长,是国内外使用最多,也是最 合适的血液透析通路方式。尽管如此,AVF其自身仍然存在不少的并发症,有些甚至会引起患者生命危险。因此,了 解并掌握HD 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尽早开展临床防治。本文就HD 患者 AVF并发症的防 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 瘢痕子宫不孕患者合并宫腔积液在冻融胚胎移植中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2025, 2(2):7-9.

      摘要: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不孕患者合并宫腔积液在冻融胚胎移植中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采用回顾性 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助孕的654例瘢痕子 宫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瘢痕子宫宫腔积液患者140例,非瘢痕子宫宫腔积液患者514例,将有瘢痕子宫宫腔 积液组根据有无输卵管积液分为A 组(86例,合并输卵管积液)及B 组(54例,不合并输卵管积液);非瘢痕子宫 宫腔积液组根据有无输卵管积液分为C 组(156例,合并输卵管积液)及D 组(358例,不合并输卵管积液),分别 比较A 组与B组 、C 组 与D 组的临床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A 组与B 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C组 与D 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A 组与B 组 、C 组 与D 组在内膜厚度、激素水平上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 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均高于A 组 ,D 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 活产率均高于 C 组 (P<0.05)。 结论 瘢痕子宫不孕患者若同时伴有宫腔积液,其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受多重 因素影响。积极处理宫腔积液可能有利于改善冻融胚胎移植术后的妊娠结局。

    • 高血压用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5, 2(2):10-12.

      摘要:高血压作为我国心脏与血管领域最常见的疾病,其中成年群体的患病比例竞高达20%,此比例让它已演变为 人类健康生命受到威胁的主要元凶之一。我国此种疾患患病率逐年攀升,故此,与高血压治疗相关的医药研制与临床 应用也正不停地在探讨与进步。该文将就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评述,希望对临床与研究人员在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上提供参考与借鉴。

    • >临床研究
    • Bissinger Compact Coagulator 8070射频电刀在眼袋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 2(2):13-15.

      摘要:目的 探讨Bissinger Compact Coagulator 8070射频刀电刀手术治疗仪在眼袋整形手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 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昆山星范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需行眼袋整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采用传统眼袋切除术,射频组(30例)采用 Bissinger Compact Coagulator 8070射频刀电刀手术治疗仪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 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射频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射频组的术中出血量与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射频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在眼袋整形手术中应用Bissinger Compact Coagulator 8070射频刀电刀手术治疗仪,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 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5, 2(2):16-18.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 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与NAFLD 的发病机制和严重程 度密切相关,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 是肠道菌群失调中常见的一种。此篇综述讨论了SIBO 与NAFLD 的关系,以 及应用益生菌治疗NAFLD 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 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5, 2(2):17-19.

      摘要:目的探讨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接收的60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开腹肝肿瘤切除术或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所需的时间、整体住院时长,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高原地区孕妇维生素缺乏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2025, 2(2):18-20.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孕妇维生素缺乏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某高原地区医院妇产科内接诊的孕妇共计 60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状况,将其分为维生素缺乏组与健康组,每组300名。在确认孕妇维 生素缺乏状况后,研究人员在孕妇分娩后针对胎儿成长发育指标(股骨长、Apgar 总分、体重、身长)进行记录,同 时分析两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结果 维生素缺乏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 (P<0.05)。 在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指标方面,健康组显著优于维生素缺乏组 (P<0.05) 。 结论 该研究显示,高原地区孕妇维生素 缺乏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及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高原地区孕妇食物单一化问题所导致的营 养不足,尤其是维生素的缺乏,可能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 肾功能指标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5, 2(2):19-21.

      摘要:目的 分析肾功能指标在糖尿病肾病 (DKD)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50例 DKD 患者(试验组)、50 例糖尿病患者(对照A 组)、28名参与健康体检者(对照B 组)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分别为 2023年1月1日、2024年7月31日,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均予以肾功能检查,包括胱抑素C(Cys-C) 、 尿微量白蛋 白(mALB) 、 血 肌 酐(Cr) 、mALB 与尿肌酐比值,对比各组间上述指标测值差异。结果 试验组胱抑素C 、尿微量白 蛋白、血肌酐、mALB 与尿肌酐比值水平高于对照A 组、对照 B 组 (P<0.05) 。结论 肾功能指标 (Cys-C 、mALB、 Cr 、尿肌酐测值)可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在疾病筛查、疗效评估、预后评估中均可应用。

    • 年轻恒牙治疗中活髓保存对患者疼痛及生理反应的影响研究

      2025, 2(2):22-24.

      摘要:目的 分析年轻恒牙治疗中开展活髓保存干预,对患者疼痛、生理反应、牙周功能、炎症状况的影响。方 法 抽 取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接诊的150例年轻恒牙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作分组处理,各75例,对照 组开展活髓切断术并填充,研究组开展活髓保存,对比牙周状况、疼痛程度、炎症状况,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下的患 牙根尖孔直径缩小水平、牙根长度增加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 牙周袋深度(PD)、 龈沟 出血指数 (SBI) 、 视觉模拟分析法(VAS) 分值低于对照组,各炎症状况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 6个月时患牙根尖孔直径缩小水平、牙根长度增加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5) 。 结论 年轻恒牙治疗中开展活髓保存, 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缓解炎症状况及疼痛,并促进患牙根尖孔直径缩小、牙根长度增加,效果显著。

    • 三级紧密型医共体内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

      2025, 2(2):25-27.

      摘要:目 的探讨三级紧密型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慢性病患者(以高血压患者为例)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选取100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试验组采用三级紧密型医共体家庭医 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率、血压达标率和随访率。结 果 试验组患者的住院率 低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患者的3次、4次随访人数更多, 而对照组患者大多以2次随访为主,试验组患者的随访率更高(P<0.05 )。结论 三级紧密型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模式降低了高血压患者住院率,提高了血压达标率和随访率,可能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满意度和依从性。

    • 营养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025, 2(2):28-30.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 法 2 021 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 治的宫颈癌患者人数为40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确保各组人数为20 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营养干预方式,具体观察指标包括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客观缓解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交往、角色功能、生理状态、物质生活测评得分高于常规组,不良情 绪改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常规组 (P<0. 05) 。 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可采用营养干预方 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还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升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降低不良 风险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Er:YAG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5, 2(2):31-33.

      摘要:目的 探讨Er:YAG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炎症水平、牙周指标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 法2022 年7月至2024年6月无锡口腔医院收治的7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 照组实施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Er:YAG 激光辅助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炎症指 标 [C 反应蛋白(CRP) 、 白细胞介素-6(IL-6) 、 肿瘤坏死因子-a(TNF-a)];术前及术后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 (PPD) 、 临床附着水平(CAL) 、牙周探诊出血 (BOP) 、 牙齿菌斑指数 (PLI) 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1周, 观察组IL-6 、TNF-a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6个月,观察组PPD、CAL、BOP和PLI 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Er:YAG 激光联合牙周翻瓣术能够有效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炎症 反应,改善牙周恢复效果,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为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 的治疗思路和参考依据。

    •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2025, 2(2):34-36.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一种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影响着母婴健康,一直都是妊娠期并发症治疗 干预的热门研究课题。该文旨在探讨GDM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新进展,先回顾了GDM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风险 因素,并总结了当前的筛查和诊断标准,此后重点介绍了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个体化饮食计划、胰岛素使用、口服药物的安全性及新型药物的潜力,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 提供参考并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5, 2(2):37-39.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PPH)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 月期间无锡百佳妇产医院40例P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 接受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总出血量、凝 血功能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24h 内阴道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方面均 低于对照组(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的临床总 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 5 )。 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子 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 反应发生率。

    • 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特殊部位的左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2025, 2(2):40-42.

      摘要:目 的浅析特殊部位的左肝胆管结石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特殊部位的左肝胆管结石患者6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入患者,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 组 与B 组,各33例,A 组接受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B 组接受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 取石术,就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治疗前后ALT 、AST 、TBIL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相 比无明显差异(P>0.05);B 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3.03%)低于A 组(24 .24%) (P<0.05 )。 结论 对于左肝胆 管结石,腹腔镜下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取石术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两种手术安全性高,风险低。然 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与胆总管取石术结合,更能有效减少术后结石复发,提高长期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健康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5, 2(2):43-45.

      摘要:目的探讨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健康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 院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 规管理模式)和试验组(35例,实施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 心血管健康程度(LS7) 、 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实施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有较高应用价值。

    • >医学检验
    • HIV抗体筛查诊断中ELISA 技术与胶体层析法的作用分析

      2025, 2(2):46-48.

      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抗体筛查诊断中酶联免疫法(ELISA) 技术与胶体层析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进行HIV 抗体筛查的哨点监测人员、主动咨询人员共计179名,分别对不同 来源的人群开展 ELISA 技术与胶体层析法检测分析。计算两种检测方式在筛查诊断中的结果,将免疫印迹法作为金标 准,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筛查HIV 抗体结果的应用价值。结果 胶体层析法和ELISA 技术初筛阳性、假阳性率对比无显 著差异(P>0.05), 胶体层析法假阳性率稍高;两种检测方式测定的一次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但 ELISA 技术稍高。结论 HIV 抗体筛查诊断中ELISA技术与胶体层析法均能有效检出阳性患者,但胶体层析法的假阳性 较高,且 ELISA 技术的一次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化学发光法与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5, 2(2):49-51.

      摘要: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法与乙肝病毒DNA 荧光定量在乙型肝炎(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于2023 年1月至2024年6月收集的101例乙肝检测样本纳入研究,应用化学发光法与乙肝病毒DNA 荧光定量检测,观察 其在检测中的整体应用效果。结果 在整体101例样本中,大三阳标本15例,小三阳标本69例,占比最多,分别为 14.85%、68.32%。据载量分布显示,HBeAb 阳性比HBeAg 阳性HBV-DNA高 (P<0.05 )。 结论 化学发光法与乙 肝病毒DNA 荧光定量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乙肝的诊断准确性,为疾病治疗方案拟定提供合理依据,可作为临床乙肝疾 病的检测方法。

    • 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5, 2(2):52-54.

      摘要:目的 探析动态心电图 (AECG) 诊断冠心病 (CHD) 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的价值。方法 选取香河县 人民医院80例 CHD就诊患者,时间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以不同症状表现为依据分组,各组均40例,其 中对照组表现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观察组为SMI 。采 用AECG 检测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24小时心电监测,对比 分析两组心率参数、心肌缺血特征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心率低于对 照组,心率变异指标的改变程度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阈变异性(IV) 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表现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AECG 在诊断 CHD伴SMI 方面,能够准确评估心肌缺血、心率及心律情况,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分析

      2025, 2(2):55-57.

      摘要: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 (MRI) 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效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 法 选取 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临床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 层螺旋CT 与MRI 进行检查。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两组检查图像进行分析,记录并比较骨折线清晰度、脊髓挫 伤情况等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等诊断效果指标。结果 多层螺旋CT 在显示骨折线细节、附件 骨折及椎管内骨块移位方面表现优异;MRI 对脊髓挫伤、软组织损伤及水肿的显示更敏感。在诊断准确率方面,两种 方法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其中MRI 在检测脊髓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方面优于多层螺旋CT 。结论 多层螺旋CT 与 MRI 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各具优势,多层螺旋CT 适合用于骨折形态学评估,而MRI 对软组织及脊髓损伤的检测更敏 感。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检查需求,合理选择或联合应用这两种检查方法,以提高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 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2025, 2(2):56-58.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2000例样本及参与检验工作的1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研究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全年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共纳入1000例样本及10名医务人员;2022年全年为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共纳入1000例样本及10名医务人员。结果观察组在检验样本不合格发生率、检验工作质量评分及检验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发生率,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以及检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甲状腺功能的价值

      2025, 2(2):58-60.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 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贺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0例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亢进与减退分为80例的干预 A 组(亢进)与干预B 组(减退),另同期选取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甲状腺 功能五项[促甲状腺激素(TSH)、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 甲状腺素(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 对比分析三组间各项指标水平与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三组FT4 、T4 、FT3 、T3 水平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与对照组和干预B 组比较,干预A组 FT4 、T4 、FT3 、T3 水平升高,TSH 降低(P<0.05)。 干 预A、B 组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阳性检出率相比无差异(P>0.05)。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A、 B组甲状腺功能检出阳性率更高(P<0.05) 。结论 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疾病鉴别与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参考价值较高。

    • >护理研究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5, 2(2):61-63.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对血糖控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依从性评分,评估综合护理的效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此外,患者对各项医嘱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总满意率达98.33%。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并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综合护理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脑卒中患者神经外科护理中并发症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 2(2):64-66.

      摘要:目的 探讨并发症管理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现行标准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标准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感染控制优化、血栓预防、精确液体管理及早期康复介入等措施。通过为期三年的前瞻性跟踪观察,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结果在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共计发生并发症47例,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低于对照组的72.00%(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微信的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案护理管理在SUI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

      2025, 2(2):67-69.

      摘要:目的 探讨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实施基于微信的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案护理对其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柳州市工人医院新总院收治的SUI患者8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随访的患者为对照组,共40例,接受基于微信的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案护理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共4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干预前、干预后12周,干预后24周)的盆底肌肌电值、1h漏尿试验结果、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患者1h漏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患者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UI患者采取基于微信的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案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减轻尿失禁症状。

    • 院外延伸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5, 2(2):70-72.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自我管理理论导向的院外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60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自我管理理论导向的院外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理论导向的院外延伸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预防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

      2025, 2(2):73-75.

      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预防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ICU2023年1月至12月接收的需要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25例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肌力改善情况[使用肌力评定量表(MRC)],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指征(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及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RC得分均上升,且研究组较参照组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均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可帮助患者改善肌力状态的同时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缩短机械通气、ICU住院及总住院时长,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采纳。

    • 护理干预对房颤射频消融围术期管理及随访的影响研究

      2025, 2(2):76-78.

      摘要:目的 研究医生指导下,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围术期管理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优化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护理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50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医生指导下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在围术期管理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医生指导下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使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水平提升,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随访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5, 2(2):79-81.

      摘要:目的 将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应用至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观察此种护理干预模式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脑梗死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选取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的19例急性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应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治疗相关时间指标、治疗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GCS、GOS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相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以及治疗后续伤残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救治过程中死亡、伤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阶段性康复护理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踝足功能的效果分析

      2025, 2(2):82-84.

      摘要: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阶段性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足踝功能改善情况。方法于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子长市人民医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干预,观察组为阶段性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临床恢复指标、踝与后足评分(AOFAS)、静息及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临床恢复指标,观察组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AOFAS评分,观察组各指标更优(P<0.05);相较于对照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观察组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改善临床恢复效果和踝足功能,减少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5, 2(2):85-87.

      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80例(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90例则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生存质量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当中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综合护理对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5, 2(2):88-9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96例MCI老年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记忆功能和认知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干预后,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明显影响,干预前的评分相近,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个人自理能力显著增强;护理满意度也因护理干预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有效提升MCI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手术室体温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 2(2):91-93.

      摘要:目的观察在骨科手术患者中采取手术室体温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39例。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体温护理。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恢复情况优于比较组(P<0.05);研究组术后生命体征较比较组稳定(P<0.05);两组术后应激反应对比,研究组较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手术室体温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恢复效率,稳定生命体征,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气管切开患者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5, 2(2):94-96.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工作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优质护理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及疼痛改善的效果研究

      2025, 2(2):97-99.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疼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徐州贾汪区人民医院69例化脓性中耳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听力改善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听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和疼痛改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转变中的应用研究

      2025, 2(2):100-102.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转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评估整体干预成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康复,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 主动沟通与规范化巡视在提升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2025, 2(2):103-105.

      摘要:目的 在成人输液室护理中予以人性化主动沟通与规范化巡视服务,并探讨其对患者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均分40例患者。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输液护理、人性化主动与规范化巡视服务+常规输液护理,对不同分组患者巡视服务满意度、负面情绪、护患矛盾与投诉、输液安全风险事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予以差异化护理服务后,干预组护理后巡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干预组患者评分更低(P<0.05); 干预组护患矛盾与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输液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成人输液室护理期间有效落实规范化巡视与人性化主动沟通服务,可有效预防安全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矛盾并显著提升服务质量。

    •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中护士的操作规范与并发症预防研究

      2025, 2(2):106-108.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中护士的操作规范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的50例病患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通过规范术中护士操作、加强并发症预防等方式开展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舒适度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和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在自我效能感与舒适度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对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研究组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术后第1天到第3天,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输尿管支架置入手术患者中,通过规范术中护士操作、加强并发症预防等方式开展优质护理,能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少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改善病患心理状况,减轻术后疼痛感。

    • 基于循证护理构建的跌倒评估与干预管理流程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25, 2(2):109-111.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护理构建的跌倒评估与干预管理流程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跌倒风险评估;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构建的跌倒评估与干预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效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构建的跌倒评估与干预管理流程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提高安全感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炎症性肠病个性化营养护理对疾病活动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5, 2(2):112-114.

      摘要: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对疾病活动度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对照组低,白介素-10(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较低,炎症性肠病生活问卷(IBDQ)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的依从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炎性肠病的防治中,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病情活动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中医中药
    • 中医推拿为主要手段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探讨

      2025, 2(2):115-117.

      摘要:小儿肌性斜颈(CMT)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颈部和头面部向患侧偏斜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外观。目前,在治疗CMT中,中医推拿治疗CMT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胸锁乳突肌挛缩状况,纠正颈部歪斜畸形,促进颈部正常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肌肉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改善肌肉营养状态以及调节相关神经功能等有关;并可以推拿为主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如针刀、针灸、中药贴敷等,存在疗效明确、安全无创、价格低廉等优势。

    •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 2(2):118-120.

      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100例)设置为研究样本,按单双数随机法分组,随机数为单数的50例列入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随机数为双数的50例列入研究组,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未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估分值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而言,柴胡疏肝散可发挥改善胃炎症状负性情绪状态的双向治疗作用,值得应用。

    •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在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25, 2(2):121-123.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在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阜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疲乏症状(透析疲乏量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中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透析疲乏量表中乏力、入睡困难、瘙痒、皮肤干燥、口干等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在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疲乏症状。

    • 驱风止痛散治疗顺铂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2025, 2(2):124-126.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驱风止痛散(QFZTS)治疗顺铂肾损伤的疗效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化学专业数据库筛选出QFZTS的有效成分及其靶点基因;利用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顺铂肾损伤的靶点基因。将药物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Metascape平台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QFZTS治疗顺铂肾损伤的核心活性成分为三裂鼠尾草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汉黄芩素、豆甾醇、豆甾酮、黄芩素、槲皮素等,而核心靶点包括AKT1、TP53、VEGFA、IL6、CASP3、TNF、IL1B等。QFZTS治疗顺铂肾损伤的生物学通路主要涉及无机物应答、脂多糖应答、损伤应答、活性氧代谢过程及凋亡信号通路的正调控等。结论该研究初步构建了QFZTS散治疗顺铂肾损伤的“组分-靶点-疾病途径”关联网络并且对其潜在的机制进行预测,为后续深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联合推拿手法的临床效果

      2025, 2(2):127-129.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选取医院接收并治疗的50例小儿慢惊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运脾颗粒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Glu)低于对照组,y-氨基丁酸(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慢惊风患儿采取运脾颗粒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症候,改善脑神经因子水平。

    • >药物与临床
    • 基层药学服务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2025, 2(2):130-132.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药学服务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以期提升患者的药物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东莞市虎门镇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6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药学服务,包括建立用药档案、面对面用药指导、电话随访、举办知识讲座、借助移动医疗APP沟通等;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常规诊疗服务。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值、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等数据,并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达80.00%(240/300),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平均得分(7.20±0.80)分,血压达标率75.00%(225/3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0/300),患者满意度评分(85.30±6.20)分;而对照组相应指标为40.00%(120/300)、(5.10±1.00)分、45.00%(135/300)、20.00%(60/300)、(62.50±7.80)分,干预组所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有效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为优化基层高血压管理提供了实践范例,未来应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模式、借助新技术并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其发展。

    • 负压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糖尿病足

      2025, 2(2):133-135.

      摘要:目的 研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糖尿病足(DF)患者实施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DF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5,负压引流单一治疗)和观察组(n=25,负压引流联合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d、10d、15d溃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率(96.00%)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多重耐药菌感DF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和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炎症反应,更有助于提高愈合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2025, 2(2):136-138.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怀北镇卫生院门诊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钙制剂治疗,试验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骨密度、炎症因子水平、生化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3、6个月后,试验组的桡骨远端和股骨颈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三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制剂治疗骨密度水平显著提高,炎症因子对骨质的损伤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 >医学教育
    • “1+1”培训模式在心血管介入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5, 2(2):139-141.

      摘要:目的 研究“1+1”培训模式在心血管介入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介入专科实习的护士培训学员分为两组,25人/组,对照组实施理论与实践分开式培训模式,试验组实施“1+1”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培训依从情况、培训成绩得分及核心能力变化。结果试验组培训实施后依从率(96.00%)比对照组(64.00%)高(P<0.05)。培训实施前两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的成绩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实施后,对照组、试验组以上培训成绩指标评分比培训实施前较高,且试验组该培训成绩指标评分比对照组较高(P<0.05)。两组培训实施前实践动手能力、管理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等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试验组培训实施后,以上核心能力指标评分比培训实施前较高,且试验组该核心能力指标评分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1+1”培训模式实施后可促使心血管介入专科护士获得较高培训依从性,且能提升培训成绩及提高核心能力。

    • >医疗管理
    • 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质量管理的意义分析

      2025, 2(2):142-144.

      摘要:目的 探究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前(2023年1月至12月)、后(2024年1月至12月)在院内环境、技术能力、诊疗效率、医疗安全、服务理念五个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医患对医院管理质量的满意度。并通过将二组进行对比,有效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影响与意义。结果信息化建设后,医院在院内环境、技术能力、诊疗效率、医疗安全、服务理念方面的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建设前(P<0.05);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建设前(32.00%)(P<0.05);医患对医院质量管理的满意度(98.00%)高于建设前(84.00%)(P<0.05)。结论信息化建设可全方位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并可就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医患对医院管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分层护理结合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2025, 2(2):145-147.

      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450件医疗器械和20名护理人员选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医院消毒供应室。采用平行对照研究设计,将以上研究对象按时间分组。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设备和人员设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的设备和人员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无菌物品达标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无菌物品达标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减少无菌物品不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2025, 2(2):148-150.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55,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n=55),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评估两组急救时长、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急救质量。结果试验组急救时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试验组急诊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开展,可显著提升急救及转运质量,减少急救时间,为患者生命提供保障,具有应用价值。

    • 大质控理念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析

      2025, 2(2):151-153.

      摘要:随着我国公立医院迈向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医疗机构的发展重心已转变为着重提升治疗质量及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等方面。国家通过系列政策指导,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医院需强化内部建设及日常管理能力,以促进高质量医疗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随医疗管理发展需求,大质控理念被广泛应用。这一理念提倡构建闭环式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注重体系架构的清晰度,运行机制流程的准确性,并强调医院层面与科室层面的双重责任制。目前,针对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流程设计不够科学、信息化水平较低、团队专业技能亟待提升等,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急需进行有效的改进。大质控理念下的闭环式管理体系,通过实践探索高效的管理措施,并为公立医院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显著意义。该综述通过对这一管理体系的深入探析,希望能为医疗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眼科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的管理方法及效果

      2025, 2(2):154-156.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对眼科手术器械实施改进集中处理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的280件眼科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件。对照组采用消毒供应室常规集中处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实施消毒供应室改进集中处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达标率、消毒灭菌达标率、包装达标率以及器械耗损率,并调查眼科医护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下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眼科手术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方面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眼科手术器械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机抽调本院5名眼外科医护人员参与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管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眼科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改进的集中处理管理模式后,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等操作流程合格率提升,器械耗损率降低,且该模式得到眼外科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满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感谢关注《健康导刊》杂志官网,目前网站投稿系统处于系统维护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技术团队正全力优化,维护期间部分功能不完善,敬请谅解。网站正式启用时间将另行通知,请持续关注本网站公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好的体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