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6):1-3.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目前这一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临床上有 80% 以上的患 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若病情严重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可能会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还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旨在促进疾病转归,改善疾病预后。该文通过综述腰椎 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必要的干预措施,也能为后续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指导。
2025, 2(6):4-6.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同 时也为医疗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该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 阐述了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及护理意义,介绍了 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发展,分析了延续性护理国内外实施现状。当前,国内延续性护理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精 准识别需要延续性护理的病人群体,建立规范的实施模式,培养充足的专业护理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措施,成 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2025, 2(6):7-9.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度常熟地区参与两癌筛查的40950例妇女,对其中TCT结果为ASC-US且接受了HPV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的4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HPV感染情况以及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93例ASC-US患者中,391例被诊断为炎症,78例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3例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为鳞状细胞癌(SCC)。HPV阳性和HPV阴性患者HSIL+检出率分别为10.58%和0.71%,对比差异显著(P<0.05);HPV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患者HSIL+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感染风险患者HPV感染HSIL+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致病力上,单纯高危型HPV感染组>高低危混合感染组>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组。病理诊断≥HSIL组HPV16感染率显著高于病理诊断<LSIL组,病理诊断≥HSIL组其余12型感染率显著低于病理诊断<LSIL组(P<0.05);而两组其他不同类型HPV感染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ASC-US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高危人群,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2025, 2(6):10-12.
摘要:目的 讨论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平南同安骨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住院的98例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根据置钉方法不同分组,将患者分为徒手置钉组(n=49)、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组(n=49),观察两组的手术置入螺钉的精准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手术置入螺钉的优良率为97.96%,大于徒手置入组的79.59%(P<0.05)。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小于徒手置钉组(P<0.05)。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术后1天、术后3天VAS评分都低于徒手置钉组,两组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可达到较高的精准性,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2025, 2(6):13-15.
摘要: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断裂患者的主要外科手术方案,这一手术方案应用后能尽可能恢复患者解剖结构,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还能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该文通过综述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的技术创新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应用以及研究提供参考。
2025, 2(6):16-18.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医院急诊重症肺炎老年患者随机选取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开展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血气指标对比,两组经通气后可见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病情况汇总,观察组发病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生命体征及应激指标等汇总,数据提示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评定患者肺功能等级,可见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于急诊就诊,实施急救期间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改善该病对其生命体征、身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且该措施的开展可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2025, 2(6):19-21.
摘要:目的 探究在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选取152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受检者,包括76例乙型肝炎患者,引入观察组;其余76例健康检查者则作为对照组。旨在对比分析两组间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E、IgA)水平,轻度与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水平,以及进一步观察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gM、IgG、IgE、IgA检测水平均偏高,且重度患者较轻度更高(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乙型肝炎患者的IgM、IgG、IgE、IgA水平下降(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而言,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不仅能充当辅助诊断的工具,还能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设计治疗计划提供坚实的依据。
2025, 2(6):22-24.
摘要:目的 探究经会阴盆底超声对女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的评估作用。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女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患者为观察组;以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30例健康体检盆底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会阴盆底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与对比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与肛提肌厚度(不同状态)。以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静息、张力、缩肛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较对照组长,面积较对照组大,肛提肌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观察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各30例,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检查发现阳性26例,阴性34例;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发现阳性34例,阴性26例;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对女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二维、三维超声对比,后者对女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的诊断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2025, 2(6):25-27.
摘要:目的 通过中孕期超声筛查,对胎儿颅内结构异常进行横断面调查,以便早期发现并评估胎儿颅内发育异常的情况。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医院就诊的50例中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与精细超声进行筛查,精细超声特别关注胎儿颅内结构的细微变化,增加了对胎儿颅内结构的精细扫描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脑室系统、小脑结构、脑干及周围组织的形态与血流情况等。结果精细超声在侧脑室宽度、小脑横径、后颅窝池宽度及透明隔腔宽度上,异常检出例数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精细超声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异常例数明显多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精细超声异常检出率为30.0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00%(P<0.05)。结论通过中孕期超声筛查的横断面调查,发现精细超声检查在检测胎儿颅内结构异常方面具有更高的检出率。这种筛查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的颅内发育异常,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从而可能改善胎儿的预后。因此,建议在产前检查中常规实施精细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颅内结构。
2025, 2(6):28-30.
摘要:目的 对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21年至2023年共计三年间在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切除治疗的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切除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74,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对照组(n=78,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一次切除成功率、总完全切除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花费、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出血、穿孔、切口较深)、术后疼痛程度(24h、48h、72h)。结果观察组患者结肠息肉一次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花费、术后住院时间四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完全切除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不仅能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明显优化围手术期指标,并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2(6):31-33.
摘要: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心脏超声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南京市梅山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了心脏超声检查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探讨心脏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及其临床价值。结果12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单独心脏超声识别出62例冠心病;单独颈部血管超声识别出63例冠心病;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识别出73例冠心病。颈部血管超声联合心脏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6.05%,准确率为96.67%,阴性预测值为93.48%,均高于单独使用心脏超声或颈部血管超声时的表现(P<0.05)。心脏超声Kappa值为0.625,一致性中等;颈部血管超声Kappa值为0.711,一致性中等;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Kappa值为0.812,一致性较佳。冠心病组的Crouse积分(量化颈动脉斑块负荷的评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Tei指数(反映心脏综合性能的敏感参数)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与心脏超声联合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展现出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2025, 2(6):34-36.
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在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份。观察组患者给予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有效率(75.00%)相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92.50%)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胃黏膜固有层纤维化、化生及炎症反应等病理表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优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状况,对于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减少癌变的可能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 2(6):37-39.
摘要: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其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基层医院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计纳入2000例,输血实施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交叉配血不合情况、输血不良反应、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输血史、妊娠史、性别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统计。结果2000例输血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0.75%;在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同种抗体10例,自身抗体2例,高效价冷抗体3例;在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000例输血患者中,存在输血不良反应者为12例,占比为0.60%,包括发热8例、皮疹3例、恶心呕吐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数据分析显示女性、有妊娠史、有输血史人群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检出不规则抗体,明确造成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多种因素,以此减少严重输血反应发生率,保障输血安全性,值得在临床领域推广应用。
2025, 2(6):40-42.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声学造影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因临床怀疑宫腔粘连接受宫腔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3D-TVS、3D-TVS联合宫腔水造影(SIS),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宫腔粘连39例、非粘连11例。3D-TVS与SIS联合进行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高于单一2D-TVS、3D-TVS检测(P<0.05)。结论宫腔声学造影联合3D-TVS诊断宫腔粘连可提高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2025, 2(6):43-45.
摘要:目的 探讨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实施革兰氏染色法检验,观察其在真菌检验中取得的实际成效。方法纳入的100例阴道炎患者来源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阴道分泌物培养为金标准,基于方法进行交叉检测设计,将同一组受试者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检验和盐水湿片法检验的对照,以确保比较的效度与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对比分析真菌、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及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革兰氏染色法组的阳性真菌检出率(91.00%)高于盐水湿片法检验组(79.00%)(P<0.05);阴道清洁度异常检出率(63.00%)也高于盐水湿片法检验组(49.00%)(P<0.05);霉菌、滴虫、加特纳杆菌的检出率均高于盐水湿片法检验组(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予以革兰氏染色法检验,同盐水湿片法比较显示真菌检出率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原体,辅助临床诊断并指导特异性治疗。
2025, 2(6):46-48.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诊断影像特征及血流特点。方法筛选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钙化结节患者120例,其中有60例为良性病变钙化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有60例为恶性病变钙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均给予CT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观察组结节形态为不规则形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多,椭圆形和类圆形更少(P<0.05);观察组结节直径较对照组更大(P<0.05);观察组结节边缘模糊情况较对照组更严重(P<0.05)。观察组钙化直径较对照组更大,中央型钙化例数较对照组更多,钙化边缘毛糙例数较对照组更多,细颗粒钙化更多,钙化厚薄不均匀例数更多,钙化连续性较差(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CT检查在甲状腺钙化结节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影像特征及血流特点能够明确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2025, 2(6):49-51.
摘要:目的 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疼痛、胃胀、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完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增加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6):52-54.
摘要:目的 研究Rh阴性血孕产妇在储存式自体采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轨迹,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在2024年3月至12月期间,针对威宁县人民医院选取的28例接受储存式自体采血方案的Rh阴性血孕妇,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这些孕妇在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后,相较于护理前,孕妇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孕妇在储存式自体采血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负面情绪,对顺利完成储存式自体采血过程具有积极影响。
2025, 2(6):55-57.
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体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病例76例,研究开始至结束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肥胖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38例(观察组)接受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对两组体脂代谢、生化指标及肥胖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脂代谢指数较低(P<0.05),生化指标改善(P<0.05),肥胖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采取儿童保健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有助于促进儿童体脂代谢,改善生化指标,进而改善肥胖现象。
2025, 2(6):58-60.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行PCI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2025, 2(6):61-63.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在医院就诊的8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个小组,各4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试验组(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值流量更高,风险档案建立评分、风险预测评分、危机处理评分、管理追踪评分、人文关怀评分更高,体温恢复时间、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改善时间、中性粒细胞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5, 2(6):64-66.
摘要:目的 分析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对其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提供用药指导,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干预,能够强化对患者血糖水平最终控制效果,有效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化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健康恢复速度,可予以推广使用。
2025, 2(6):67-69.
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288例脑卒 中吞咽障碍患者(样本纳入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为对照组,2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样 本纳入时间: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为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营养指标、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5, 2(6):70-72.
摘要:目的 分析融入人性关怀的高质量重症监护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医院收取的130例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融入人性关怀的高质量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融入人性关怀的高质量重症监护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2025, 2(6):73-75.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对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治疗患者科学实行集束化护理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患者73例,时间段为2022年5月至2024年11月。依循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设立对比组36例、观察组37例。对比组为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数据及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护理实施后,相较于对比组数据,观察组肝癌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均偏低,生活质量评分则偏高(P<0.05);同时观察组肝癌患者中感染、发热、消化道反应等总发生率较对比组偏低,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较对比组偏高(P<0.05)。结论临床为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患者合理提供集束化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得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出现风险,同时还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参照。
2025, 2(6):76-78.
摘要:目的 探究赋能理论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剜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剜除手术患者,时间为2024年1月至1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赋能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赋能理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剜除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2025, 2(6):79-81.
摘要:目的 探究行为转变护理策略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青年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加用基于行为转变护理策略的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各60例。干预6个月后,比较组间情绪、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差异。结果干预完成以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完成以后,观察组四个维度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放弃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行为转变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 2(6):82-84.
摘要: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中,辅以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9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护能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感各项评分、自护能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P<0.05),疼痛、不良情绪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感各项评分、自护能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护能力、认知功能和改善不良情绪及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感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25, 2(6):85-87.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管理联合床上运动操对先兆流产孕妇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对象为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发生便秘的孕妇,抽选时段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饮食管理联合床上运动操。比较两组孕妇排便效果、焦虑状态(SA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孕妇,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孕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饮食管理联合床上运动操应用于先兆流产孕妇便秘的防治中,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25, 2(6):88-90.
摘要:目的 探析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应用保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简单随机抽样96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均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入长沙市第三医院治疗。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一组48例,其中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保温护理干预。评析指标:两组的生命体征状况、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生命体征状况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状况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复苏期护理时,运用保温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缩短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 2(6):91-93.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基于护理结局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结局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急救指标均更优(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给予护理结局的干预措施,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相关抢救指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2(6):94-96.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伤术后患者每日唤醒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0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多发伤患者78例为调查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一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实施每日唤醒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水平、炎性因子指标、术后恢复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居住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疼痛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ICU居住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且住院花费较少(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施每日唤醒护理策略干预,可以减轻多发伤患者疼痛现象,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住院花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2025, 2(6):97-99.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联合提肛肌锻炼对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10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提肛肌锻炼+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55,提肛肌锻炼+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理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选择过渡期护理结合提肛肌锻炼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2025, 2(6):100-102.
摘要:目的 分析标准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时间段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EICU接受救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计有8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4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标准化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通气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实施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E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水平、pH值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E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pH值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E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前通气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E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后最大通气量、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的EICU呼吸衰竭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82%vs25.00%)(P<0.05)。结论EICU呼吸衰竭患者对其采取标准化护理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患者通气功能,并在降低患者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5, 2(6):103-105.
摘要:目的 研讨卒中患者在延续性护理管理下的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时间段内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卒中患者,共计有72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卒中患者护理干预前肢体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卒中患者护理前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卒中患者的NIHS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卒中患者护理依从性(94.44%)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P<0.05)。结论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管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NIHSS、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2025, 2(6):106-108.
摘要:目的 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日间化疗模式下精益化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取化疗干预的肺癌患者80例(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日间化疗模式下精益化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评分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采取日间化疗模式下精益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规避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其心理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和提高,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可广泛应用。
2025, 2(6):109-111.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医院内接受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舒适程度、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状况量表(GCQ)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舒适程度,提高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6):112-114.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蒸汽浴及治疗室温湿度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探求治疗室温湿度的安全标准。方法选取不同日期治疗室内温度湿度条件,比较中药蒸汽浴治疗的舒适度、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分析中药蒸汽浴影响血压、心率的主效应;不同室内温湿度下的单独效应;蒸汽浴与室内温湿度的交互效应。并对血压、心率差值与患者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室内温湿度不同的蒸汽浴治疗舒适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湿度较高时,舒适度下降。蒸汽浴对血压的主效应表现为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高湿温环境下(32.7℃,87%),对舒张压影响的单独效应表现为显著性升高(P<0.05);对舒张压的影响,室内温湿度与蒸汽浴存在交互效应(P<0.05);蒸汽浴会显著加快心率(P<0.05)。血压、心率变化值与年龄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正常室内温湿度时,中药蒸汽浴会加快心率,但不会升高血压;但在室内温湿度较高时,会升高血压。治疗室温湿度的安全标准建议控制在温度30℃,相对湿度80%以下。
2025, 2(6):115-117.
摘要:目的 评估中医情志干预应用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PMOP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加用中医情志干预),评价组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候积分、骨密度、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25(OH)D]、雌二醇(E2)。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AMA、中医症候积分(主症、次症)、BGP更低,左股骨颈与L1至L4椎体的骨密度、25(OH)D、E2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将中医情志干预运用在PMOP患者治疗期间既能缓解焦虑情绪,也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骨密度、BGP、25(OH)D,调节E2表达,有临床借鉴意义。
2025, 2(6):118-120.
摘要:目的 探讨瑶药熏洗配合竹针经络拍打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遴选贺州市中医医院60例Ⅰ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疗法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瑶药熏洗配合竹针经络拍打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0天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根据《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标准评估上肢水肿情况,运用Fugl-Meyer量表评测上肢运动功能,并以MBI指数衡量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过20天的治疗,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在VAS疼痛评估中得分更低(P<0.05),上肢浮肿程度减轻(P<0.05),FMA运动评分提升(P<0.05),MBI生活能力评分亦见增长(P<0.05)。结论瑶药熏蒸结合竹制经络拍击器对Ⅰ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卓著,能有效镇痛、消肿、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2(6):121-123.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病例数均为5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增加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收集并分析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数据,以评估不同护理策略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6分钟步行距离(6MWT)、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尼苏达心衰生活品质调查问卷(MLHFQ)得分概况、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出的焦虑症状评分现状、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出的抑郁症状评分现状,研究组各心功能指标、MLHFQ、HAMA、HAMD评分更优(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CHF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穴位贴敷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增强心功能表现,提升日常生活品质,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同时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2025, 2(6):124-126.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醒脑开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各40例,治疗周期为1个月。治疗前后1个月分别评估以下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状况、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较单纯康复训练能更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大力推广。
2025, 2(6):127-129.
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夹虚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莱阳市妇幼保健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夹虚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炎症因子水平更低,胃肠激素水平更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寒热夹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疾病症状,减轻炎性水平,改善其胃肠激素水平。
2025, 2(6):130-132.
摘要:目的 将积斛袋泡剂应用至痛风患者中,观察应用此种药物后痛风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疼痛状况变化。方法纳入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80例痛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各40例。对比组应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应用积斛袋泡剂治疗。比较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疼痛情况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肢体肿胀程度、疼痛分值均低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BUA)、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数值下降幅度大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比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P<0.05)。结论痛风患者应用积斛袋泡剂治疗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状况进行缓解,降低其血尿酸、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等数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6):133-135.
摘要: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在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125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实施硝苯地平单药治疗,观察组63例在硝苯地平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59/63)高于对照组75.81%(47/62)(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表达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表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与硝苯地平协同治疗,可有效调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参数,并优化凝血状态。临床观察显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控制患者血压波动及纠正凝血功能指标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2025, 2(6):136-138.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状态,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以及血脂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且具有优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2025, 2(6):139-141.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鼻黏膜修复及炎症反应改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在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参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及术后标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鼻雾化吸入治疗,疗程为7天。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指标(清除速度、糖精清除时间)及病理学参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杯状细胞数量、上皮下腺体计数、上皮损伤程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在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参照组,表现为纤毛清除速度更快、糖精清除时间更短(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及上皮下腺体数量明显减少,上皮损伤评分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水平较参照组下降(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可有效提升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抑制黏膜组织重塑进程,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5, 2(6):142-144.
摘要:目的 探讨在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中应用手-膝俯卧位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90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第一产程出现宫颈水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常规侧卧位结合地西泮注射液治疗);B组(n=30,常规侧卧位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C组(n=30,手-膝俯卧位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评估三组产妇宫颈水肿消退、宫口扩张改善情况、分娩方式、临产时间、产后相关指标、新生儿健康情况、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C组临产时间、产后相关指标与A组、B组相比较低(P<0.05);且C组不良反应情况、疼痛程度与A组、B组相比较低(P<0.05);C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健康情况、宫颈改善情况较好(P<0.05)。结论对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予以手-膝俯卧位结合间苯三酚注射液干预,有效改善宫颈水肿,促进宫颈扩张,纠正异常胎方位,从而改善头位难产,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同时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产妇可顺利度过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应用价值。
2025, 2(6):145-147.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方案中添加硫酸氢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脂多糖-磷脂酶A2(LP-PLA2)和溶酶体蛋白(sST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在改善治疗有效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2025, 2(6):148-150.
摘要:目的 分析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从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用方便抽样法选取58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选取丙泊酚作为麻醉维持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选取瑞马唑仑作为麻醉维持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评析指标: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脑氧饱和度、认知功能评分、镇静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水平、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给药前,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脑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5min,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脑氧饱和度较高(P<0.05)。麻醉前,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镇静评分高于参照组,且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短(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选取瑞马唑仑作为麻醉维持药物能够降低患者心率搏动,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2025, 2(6):151-153.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考组(n=46)运用恩替卡韦治疗,研讨组(n=46)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评析指标: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转阴率、治疗有效性、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状况等统计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讨组的肝功能状况优于参考组(P<0.05);研讨组的肝纤维化指标低于参考组(P<0.05);研讨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参考组(P<0.05);研讨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考组(P<0.05);研讨组与参考组的副作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可以改善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提高HBV-DNA转阴率与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2025, 2(6):154-156.
摘要:目的 探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应用在超早期脑梗塞(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4例。时间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根据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各42例。参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策略。分析两组凝血功能、血脂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指标。结果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在干预后比参照组高,其他血脂水平、FIB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通过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应用价值。
2025, 2(6):157-159.
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有关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某校800名高中生作为对照组(未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再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800名高中生作为试验组(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有关指标。结果试验组高中生发生传染病的情况、满意率、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率及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能够防止高中生发生各种常见传染病,提高其对传染病的准确认知。
2025, 2(6):160-162.
摘要:目的 探究BOPPPS教学模式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60例临床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教学授课方法)和观察组(30例,采取BOPPPS教学模式融合课程思政),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见习生对教学认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见习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操作方面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成绩(P<0.05)。观察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见习带教中实施BOPPPS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显著提高见习生对教学的认可度和考试成绩,提升教学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2025, 2(6):163-165.
摘要:目的 分析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采用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前后的1000份病案进行分析,将前500份病案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将后500份病案纳入观察组,采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管理,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同时病案管理差错情况明显降低(P<0.05);且病案管理效率与病案利用率有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案管理中运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能确保服务中心内病案信息资料的完整,还可明显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有利于提高病案利用率,值得推广运用。
2025, 2(6):166-168.
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发药采用不同用药交代方式的药学服务实践价值。方法将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兴安县人民医院门诊取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所接受用药交代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口头用药交代,n=43)与研究组(口头+书面用药交代,n=47),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认知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药物使用方法、服用剂量、服用频率、保存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用药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用药交代方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其认识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