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8):1-3.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血数据,为老年患者的血液资源调配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方便抽样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老年输血患者(年龄≥60岁)的年龄、性别、血型、所在科室、血液制品类型及用量资料,分析其临床用血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4271例老年输血患者,2020-2024年累计用血量达20860.00U,各类血液制品使用量占比依次为红细胞悬液(47.51%)、新鲜冰冻血浆(33.55%)、冰冻血浆(7.03%)、机采血小板(5.34%)及特殊血液制品(6.57%)。老年输血患者主要集中在外科(29.00%)及重症医学科(26.11%)。外科红细胞悬液的使用量占比最高(31.58%),而重症医学科则是血浆的主要使用科室,占77.67%。外科老年输血患者的红细胞悬液人均使用量在1月和9月呈现明显高峰,而重症医学科老年输血患者的新鲜冰冻血浆人均使用量则在12月达到最高。2020-2021年老年输血患者人数和用血量均明显增长(平均季度增长率分别为13.10%和12.20%);2022-2024年用血人数(220.67±22.28)人和用血量(1090.71±182.51)U呈现季节性波动,季度用血人数与用血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10%和16.73%。结论老年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较多,主要集中在外科和重症医学科,其输血需求具有显著的科室差异性和时间波动特征,需通过个体化输血策略与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平衡临床需求与血液资源合理利用,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2025, 2(8):4-6.
摘要:目的探究来宾市武宣地区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对来宾市武宣地区242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养育环境、气质问卷及儿童行为障碍测试(Conners),其中,家庭养育环境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843份、气质问卷有效回收1801份、Conners问卷有效回收1843份。比较不同家庭养育环境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长每日陪伴孩子时长<1h、家长在家一直玩电子产品等养育环境家庭难养型儿童占比更高、易养型占比更低(P<0.05);耐心引导与协商沟通家庭易养型儿童占比更高、难养型占比更低(P<0.05)。教养方式为耐心引导或协商沟通家庭儿童在学习问题与多动指数维度的Conners评分相对更低(P<0.05);家长每日陪伴孩子时长<1h、家长在家一直玩电子产品家庭儿童学习问题与多动指数维度的Conners评分相对更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长每日陪伴孩子时长<1h、家长在家一直玩电子产品、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权威管教等均为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养育环境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存在密切关联,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更有助于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家长较少陪伴孩子、经常在家玩电子产品、对孩子放任自流/权威管教等养育环境容易对儿童心理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2025, 2(8):10-12.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358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将患者分为意识障碍组(n=55)和非意识障碍组(n=30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饮酒史、脑梗死病程≥3个月、高血压病程延长是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饮酒史、脑梗死病程≥3个月以及高血压病程延长均为影响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 2(8):13-15.
摘要:目的探究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组予以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纯音听力阈值、中耳炎六项生活质量量表(OM-6)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纯音听力阈值、OM-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纯音听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OM-6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后,术后听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且疾病复发率下降。手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5, 2(8):16-18.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康复组与神经康复组,每组50例。传统康复组实施传统康复治疗,神经康复组实施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神经康复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康复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神经康复组低于传统康复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U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神经康复组高于传统康复组(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2025, 2(8):19-21.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肋间神经阻滞与单纯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医院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38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19例,单纯全麻)和观察组(19例,全麻复合超声肋间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镇痛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数字评定量表(NRS)、现时疼痛强度量表(PPI)、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2(8):22-24.
摘要:目的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海宁康华医院收治的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参照组15例患者均行常规保守疗法,研究组15例患者均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SS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比参照组低(P<0.05)。治疗前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维度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可有效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同时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强治疗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2025, 2(8):25-27.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防城港市中医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研究组(35例,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疼痛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四肢骨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2025, 2(8):28-30.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安宁庄门诊部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抽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42)与研究组(康复理疗,n=42)。对比两组的腰椎功能、腰椎疼痛及炎症因子。结果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开展康复理疗,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
2025, 2(8):31-33.
摘要:目的研究鼻咽部冲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12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6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分成对照组(抗感染药物)和观察组(抗感染药物结合鼻咽部冲洗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症状好转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好转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感染药物结合鼻咽部冲洗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儿疾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2025, 2(8):34-3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增城石滩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分组,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腹腔镜TEP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疼痛程度、创伤反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前列腺素E2(PGE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TEP治疗腹股沟疝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减轻患者的创伤反应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5, 2(8):37-39.
摘要:目的探究胸乳和腋窝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挑选2022年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前海人寿南宁医院收治的99例甲状腺肿物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n=56),B组采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n=43)。对两组入选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感、切口美观满意度进行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存在差异,且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5d、10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d,且术后10d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5d,且B组术后5d、10dVAS评分均优于A组(P<0.05);B组切口美观总满意度与A组相比有所提高(P<0.05)。结论胸乳和腋窝入路两种方式安全性均较高,但经腋窝入路治疗相较于经胸乳入路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低,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切口美观满意度也较高。
2025, 2(8):40-42.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组不同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对呼吸道阻塞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岳阳市中医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62例呼吸道阻塞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分别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治疗有效性,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迷你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ini-AQL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呼吸道阻塞患儿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8):43-45.
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突聋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4年1-12月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突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50例,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听力阈值、耳鸣症状的改善程度、血浆黏度(PV)、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同期评估听力、耳鸣、眩晕临床疗效。结果干预10d后,两组1kHz、2kHz、4kHz听力阈值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PV、hs-CRP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试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对照组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较对照组降低(P<0.05);试验组听力、耳鸣、眩晕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听力阈值,减轻耳鸣症状,改善血浆黏度、炎症指标及凝血功能,且对于听力、耳鸣、眩晕的临床疗效更优,可作为临床治疗突聋更有效的方案以改善患者听力状况与生活质量。
2025, 2(8):46-48.
摘要:目的探究医科达Infinity与机载影像引导锥形束CT(CBCT)配合EPIgray软件在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影像学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50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仅采取医科达Infinity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ArcCHECK离体验证;观察组予以医科达Infinity直线加速器联合CBCT与EPIgray软件分析,评估两组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观察组HI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危及器官剂量及参数分布比较,观察组左肺、右肺、心脏各项剂量及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科达Infinity与EPIgray的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具有显著优势,可提升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受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此研究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2025, 2(8):49-51.
摘要:目的分析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30日至2024年11月30日作为研究时间段,对烟台市芝罘区黄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基于典型临床症状(三多一少)初筛为糖尿病的7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健康的7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糖、血脂、hs-CRP指标水平;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中2型糖尿病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血糖、血脂、hs-CRP及联合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64例,非糖尿病受检者有6例;对照组hs-CRP、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低于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血糖检出阳性62例,阴性8例;血脂检出阳性53例,阴性17例;hs-CRP检出阳性52例,阴性18例;三项联合检查检出阳性64例,阴性6例。结果显示,联合检查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结果,诊断效能良好。结论血糖、血脂与hs-CRP指标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指标,诊断效能良好。
2025, 2(8):52-54.
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康复护理,机器人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负面情绪明显减轻,值得推广与应用。
2025, 2(8):55-57.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各40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快,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改善髋关节的疼痛情况与临床相关指标,更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2025, 2(8):58-60.
摘要:目的探讨磁性服务理念下多学科合作管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35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以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79例、试验组1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磁性服务理念下多学科合作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遵医行为、舒适状况、恢复情况以及干预满意度。结果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舒适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干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磁性服务理念下多学科合作管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舒适度、遵医行为以及干预满意度。
2025, 2(8):61-63.
摘要:目的对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探讨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于2023年1月至2025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NRDS,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对效果评价,即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予以精细化护理,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服务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RDS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引入精细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有一定应用价值。
2025, 2(8):64-66.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时间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2024年9月期间6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依据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含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时间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P<0.05);护理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SAS及SDS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且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P<0.05)。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时间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同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
2025, 2(8):67-69.
摘要:目的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循证护理(EBN)对肺炎患儿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标准护理措施外叠加目标导向型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睡眠质量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睡眠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及FEV?/FVC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炎患儿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循证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减少并发症,提升睡眠质量,并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025, 2(8):70-72.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川县中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救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救治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患者短期预后。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及急救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4h、15d、1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至实施静脉溶栓时间(DNT)≤60min达标率、90d预后良好率为36.67%、50.00%,高于对照组13.33%、23.33%(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干预后,可提高急救效率,促进神经功能与认知能力恢复,并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值得应用。
2025, 2(8):73-75.
摘要:目的讨论多频振动排痰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平乐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频振动排痰干预,均干预7d。对比两组干预第1d、3d、5d、7d排痰量、干预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PaO?、PaCO?、FEV?、FVC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预第1d、3d、5d、7d的排痰量增多,PaO?、FEV?、FVC指标水平升高,PaCO?指标水平下降(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多频振动排痰干预,能有效促进痰液清除、改善气体交换与肺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2025, 2(8):76-78.
摘要:目的探究零缺陷护理在瘢痕子宫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玉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医的64例瘢痕子宫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实施零缺陷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多个时间点(7、14、21、28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8h内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72h母乳喂养次数多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可有效改善瘢痕子宫产妇产褥期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缓解其短期疼痛,促进母乳喂养,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025, 2(8):79-81.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NS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13.33%(P<0.05);术后3个月,两组NSS评分、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NSS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在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试验组96.67%高于参照组83.33%(P<0.05);试验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肢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2025, 2(8):82-84.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采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前30min、麻醉后5min、手术30min、手术结束时)体温、术前30min、手术15min、手术30min心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30min,两组体温、心率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5min、手术30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15min、手术30min,观察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能有效地维持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稳定患者术中心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效果显著。
2025, 2(8):85-87.
摘要:目的探讨痰瘀互结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攻坚汤联合揿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痰瘀互结型)患者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攻坚汤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体积、甲状腺结节数量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44.00%)(P<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甲状腺结节数量及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水平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甲状腺结节体积降低、甲状腺结节数量减少、各项中医症候评分降低(P<0.05)。结论中药攻坚汤结合揿针对治疗痰瘀互结型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显著,中医内外治结合,有助于调节甲状腺功能,显著缩小结节体积并减少数量,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缓解痰瘀互结相关的临床症状。
2025, 2(8):88-9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益气活血汤联合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中医医院接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联合益气活血汤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arthe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NIHSS缺损程度上呈现出更高的下降幅度(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PT、APTT上呈现出更高的延长性,FIB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急性脑梗死采用益气活血汤联合静脉溶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凝血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5, 2(8):91-93.
摘要:目的探究理中汤合枳术汤联合黄芪汤加减在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便秘患者60例,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理中汤合枳术汤);观察组30例(应用理中汤合枳术汤联合黄芪汤加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排便情况、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短(P<0.05)。治疗前两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中医症侯积分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中汤合枳术汤联合黄芪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5, 2(8):94-96.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运动障碍性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4年1月15日至2024年12月1日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6,中医针灸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46,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运动障碍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中医针灸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2025, 2(8):97-99.
摘要:半夏是临床常用中药,历代本草对半夏药性的记载涵盖了其性味、质地、功效等方面。通过对相关本草的学习,分析阐释半夏种植基源及药用性状一致性等问题,总结了代表经方中半夏的应用,梳理药物配伍,为指导半夏的临床应用,扩大应用范围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2025, 2(8):100-102.
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双环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为调查对象,共有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考组47例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有效性、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等统计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血脂指标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情况与参考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脂肪肝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双环醇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好转,值得临床应用。
2025, 2(8):103-105.
摘要:目的探究美罗培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SP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肺部湿罗音、发热减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WB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罗培南在治疗COPD合并SP应用中,能缩短患者症状整体改善时间,且利于肺功能恢复,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反应程度,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2025, 2(8):106-108.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替罗非班结合双抗治疗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救治的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双抗治疗,60例)、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60例),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管内皮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参照组高,神经功能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管内皮因子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神经、运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好。
2025, 2(8):109-111.
摘要: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20例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40例,罗哌卡因+生理盐水)、B组(40例,罗哌卡因+常规剂量10μg舒芬太尼)、C组(罗哌卡因+小剂量5μg舒芬太尼)。对比三组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时、剖出胎儿时的牵拉反应评分、术中寒战评分、术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麻醉平面到达T6以上所需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产妇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结果A组牵拉反应评分以及寒战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2h、10h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4h、8h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C组长(P<0.05);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嗜睡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P<0.05);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min、5min、10min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术前通过硬膜外使用小剂量(5μg)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椎管内麻醉效果,提升产妇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新生儿发育无影响。
2025, 2(8):112-114.
摘要:目的探究对行剖宫产产妇实施艾司氯胺酮联合布托啡诺、地塞米松治疗干预后产妇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在崇左市人民医院经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使用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地塞米松镇痛组合,研究组产妇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联合布托啡诺、地塞米松镇痛组合。比较两组产妇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与疼痛情况,术后镇痛泵追加镇痛例数占比。结果术后两组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在正常范围,研究组术后8hDB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48h镇痛泵追加镇痛例数占比低于术后24h(P<0.05);术后24h研究组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产妇血清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两种镇痛方案,均可稳定血流动力学;与芬太尼组合相比,艾司氯胺酮组合在术后早期(4h)镇痛效果更好,可减轻应激反应。
2025, 2(8):115-117.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中心卫生院住院的1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对照组(常规治疗,n=75)、观察组(常规治疗+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n=75),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比对照组(82.67%)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性粒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性粒细胞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反应,促进气促等临床症状的改善。
2025, 2(8):118-120.
摘要:目的探究困难气道患者插管过程中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纳入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实施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以0.15μg/kg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与观察组(15例,以0.5mg/kg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进行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机体应激激素水平、插管与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后1min内、切皮时、术毕清醒拔管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Riker镇静-躁动评分较对照组更接近理想镇静目标(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满足困难气道患者插管镇静需求,可确保困难气道插管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其应激反应减轻与插管效果提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2025, 2(8):121-123.
摘要:目的分析环泊酚联合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接受无痛胃肠镜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芬太尼(1μg/kg)联合注射丙泊酚(2mg/kg);研究组60例应用芬太尼(1μg/kg)联合注射环泊酚(0.5mg/kg)。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均有所波动,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波动范围较小,即研究组在检查结束后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不良反应对比中,研究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相比,老年人无痛胃肠镜应用环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方案效果更佳,能提高麻醉效果优良率,稳定生命体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性,临床参考价值高。
2025, 2(8):124-12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n=95)与对照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n=95),治疗周期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剂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和FINS低于对照组(P<0.05);而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强化治疗中较甘精胰岛素方案更具优势,表现为更优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低的低血糖风险及更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
2025, 2(8):127-129.
摘要:目的评估在高血压患者中实施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动态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4年12月收入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100例/组,参照组开展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P<0.05)。试验组PV、FIB、RAI等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dDBPCV、dSBPCV、nDBPCV、nSBPCV低于参照组(P<0.05)。24h舒张压平滑指数、24h收缩压平滑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不会较大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 2(8):130-132.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PBL)在核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参与实习的62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干预)与研究组(PBL教学模式干预),各31名,比较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的辐射防护认知水平、综合能力评价结果与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教学后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应急知识、辐射危害及防护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核医学科临床带教,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的辐射防护认知水平,改善其综合能力,提升其教学满意度。
2025, 2(8):133-135.
摘要:目的探索康复案例式教学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学习的康复实习生103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1,予以常规教学),试验组(n=52,予以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的康复案例式教学),对比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理论考试四项成绩比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操作考试成绩比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康复案例结合护理技术工作坊的康复案例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康复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满意度。
2025, 2(8):136-138.
摘要:目的研究联合风湿中心平台对提高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柳州市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痛风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宣教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风湿中心平台管理。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对痛风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情况,入院时和12个月后的尿尿酸和血尿酸水平,入院时和2个月后的疼痛情况,以及2年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痛风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尿尿酸、血尿酸水平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12个月后尿尿酸、血尿酸水平比对照组较低(P<0.05)。两组入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2个月后VAS评分比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风湿中心平台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概率。
2025, 2(8):139-141.
摘要:目的探究亚专科建设结合层级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梧州市工人医院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开展亚专科建设结合层级管理期间的35名手术室护士及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手术室护士在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和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三个阶段亚专科建设结合层级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的整体干预成效。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与患者依从性分值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医生满意度分值与首台准点开台率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亚专科建设结合层级管理方案通过细化护理职责和明确层级关系,不仅有效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为提升护理质量以及医生满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 2(8):142-144.
摘要:目的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模式在某医院住院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优化住院药房的近效期药品管理,引入HACCP管理模式,对药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与控制。随机抽样法选取2024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的280份近效期药品记录作为对照组,以2024年7-12月实施HACCP管理模式的280份记录作为观察组。通过对比HACCP实施前后的近效期药品占比情况、药品管理工作质量、临床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HACCP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HACCP后,住院药房近效期药品占比较实施前降低(P<0.05);药品管理工作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提升(P<0.05);实施后临床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引入HACCP管理模式显著改善了住院药房的近效期药品管理,有效降低了近效期药品比例,提高了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性,并获得了临床医务人员较高的满意度。
2025, 2(8):145-147.
摘要:摘要: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的组织、规划和控制措施,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预防疾病传播、提升服务质量,以保障患者和公众健康为核心的医院运营活动。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深化改革背景下,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社会健康安全的关键要素,医院需立足功能定位,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该文系统分析当前医院公共卫生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对策,为完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2025, 2(8):148-150.
摘要:目的在新医改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医保物价融合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公立医院正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医疗”的转型,这一变革既顺应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推动医院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提升。然而,当前公立医院医保物价管理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物价管理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不到位等。为进一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优化管理模式,以医保基金规范使用为基准,全方位助力医保及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2025, 2(8):151-153.
摘要:目的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改革背景下,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各统筹区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医保支付方式,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主要方案包括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点数付费、按疗效价值付费和中医药激励政策,以上各中医病种医保支付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点数付费、按疗效价值付费、中医药激励政策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各方案实施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为完善中医医保支付体系提供参考。
2025, 2(8):154-156.
摘要:目的心房颤动会显著提高血栓的形成风险,因此抗凝疗法尤为重要。华法林治疗窗狭窄,个体间剂量需求差异显著,个体化给药成为临床难点,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就药物基因组学引导下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治疗房颤抗凝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对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机制、给药方案的拟定、临床效果和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旨在为优化华法林抗凝治疗房颤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该方案虽能通过基因多态性解析提升精准性,但也面临基因检测成本和模型优化的双重挑战。未来需结合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推动基因检测在治疗房颤抗凝中的标准化应用。
2025, 2(8):157-159.
摘要:目的输注单采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使血小板在机体内的计数显著增加,并预防患者面临的出血风险。基于其使用必要性,临床对单采血小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保护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对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功能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对“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影响淋巴细胞、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影响血小板、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影响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铁蛋白”进行综述分析,旨在为献血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2025, 2(8):160-162.
摘要: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意识障碍的病理机制,包括神经元损伤、神经炎症和脑代谢改变等因素。目前,临床上传统给药途径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而可注射性功能水凝胶等新技术尚未推广。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脑深部电刺激(DBS)在治疗TBI后意识障碍方面显示出潜力。TMS通过磁场脉冲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善神经功能;tDCS通过改变大脑皮质神经活动,改善意识状态;DBS通过高频电流控制神经行为,以治疗多种神经系统和某些特定的难治性精神疾病。这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和个体化治疗等优势,但其长期效果与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来确认。未来,通过结合多种神经调控策略,有望为临床TBI后意识障碍患者提供更有效和更全面的治疗模式。现就神经调控技术在创伤性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025, 2(8):163-165.
摘要:目的本文围绕肺癌咳嗽的中医治疗,系统阐述了许玲教授在治疗肺癌咳嗽过程中运用中医经方治疗疾病的经验与症状改善效果,重点总结了肺癌咳嗽治疗中不同方剂的适应证以及用法,分析其运用半夏厚朴汤、桑杏汤加减、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与用药特色,归纳了许教授对不同证型肺癌咳嗽的遣方用药特色与显著疗效。许教授以“病证结合、攻补兼施”为治疗纲领,为肺癌咳嗽的精准施治提供了重要范本。
2025, 2(8):166-168.
摘要: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高,多伴有多脏器功能受损,对机体健康的损伤较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后会导致胰腺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消化酶,病情进展迅速,风险高。当前,临床上对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重视程度较高,作为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现主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疗效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