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洪佳敏
    2025, 2(2):56-58.
    [摘要](2) [HTML](0) [PDF 0.00 Byte](199)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2000例样本及参与检验工作的1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研究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全年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共纳入1000例样本及10名医务人员;2022年全年为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共纳入1000例样本及10名医务人员。结果观察组在检验样本不合格发生率、检验工作质量评分及检验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发生率,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以及检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2  综合护理管理对基层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
    李风,王正霞,孙晓丹
    2025, 2(1):166-168.
    [摘要](2) [HTML](0) [PDF 0.00 Byte](166)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及其对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 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感染率、护理管理评分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感染监控、健康教育)以及医疗服务认可度。结果 试验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 在护理管理评分方面,试验组在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感染监控及健康教育等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的医疗服务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具有显著的 积极作用,不仅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管理评分,而且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认可度,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3  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梅涛,彭悦
    2024, 1(2):166-168.
    [摘要](21) [HTML](0) [PDF 0.00 Byte](154)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评估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母乳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时间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常州妇幼保健院2024年1月到10月期间的捐乳者及用乳新生儿,2024年1月到5月采用常规运营模式作为对照组,6月到10月采用组团式运营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运营模式下的捐乳情况、捐乳质量及母乳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捐乳量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人均捐赠次数和人均捐乳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捐乳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用奶人数、平均用奶量和用奶天数上均高于对照组,初次使用赠母乳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组团式运营模式在母乳库的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捐赠情况和捐赠质量,为母乳库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营提供支持,并为其他母乳库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提供参考。
    4  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介导的康养服务合作案例研究
    赵昂,王洪涛
    2024, 1(2):163-165.
    [摘要](27) [HTML](0) [PDF 0.00 Byte](153) 引用文本
    摘要:
    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公立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东院区康复中心(康复医学科二病区)与福临养老服务中心的创建合作过程为载体,通过该案例的搭建、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县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养老院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行性、现有模式、潜在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实地调研、案例研究及案例搭建,我们发现这种合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使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其具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5  智能化VTE防治管理系统助力VTE防治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罗曌,张婷
    2025, 2(1):163-165.
    [摘要](6) [HTML](0) [PDF 0.00 Byte](153) 引用文本
    摘要:
    加强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控工作,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 节约医疗资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某肿瘤专科医院为例,通过构建智能化 VTE 防治管理系统,助力 VTE 防治体 系构建,旨在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提高 VTE 的防控水平。首先,阐述了 VTE 及其防治的相关认识,后 在相关认识基础上组建医院 VTE 防控管理体系,并引入智能化 VTE 防治管理系统,打造全流程智能化 VTE 防控体系, 以人为执行主体,以平台为管理工具,落实了 VTE 防控管理工作。希望该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 一些参考。
    6  精细化预处理流程对提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分析
    颜艳萍
    2024, 1(3):166-168.
    [摘要](3) [HTML](0) [PDF 0.00 Byte](153)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预处理流程对提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无锡怡和妇产医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手术器械510件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预处理流程;同期选择51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组,实施精细化预处理流程。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行目测法、10倍放大镜法、白通条监测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预处理流程可明显提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并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
    7  眼科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的管理方法及效果
    林竹川
    2025, 2(2):154-156.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153)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对眼科手术器械实施改进集中处理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的280件眼科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件。对照组采用消毒供应室常规集中处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实施消毒供应室改进集中处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达标率、消毒灭菌达标率、包装达标率以及器械耗损率,并调查眼科医护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下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眼科手术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方面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眼科手术器械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机抽调本院5名眼外科医护人员参与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管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眼科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改进的集中处理管理模式后,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等操作流程合格率提升,器械耗损率降低,且该模式得到眼外科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满意。
    8  大质控理念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析
    施翠翠
    2025, 2(2):151-153.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152) 引用文本
    摘要: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迈向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医疗机构的发展重心已转变为着重提升治疗质量及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等方面。国家通过系列政策指导,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医院需强化内部建设及日常管理能力,以促进高质量医疗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随医疗管理发展需求,大质控理念被广泛应用。这一理念提倡构建闭环式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注重体系架构的清晰度,运行机制流程的准确性,并强调医院层面与科室层面的双重责任制。目前,针对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流程设计不够科学、信息化水平较低、团队专业技能亟待提升等,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急需进行有效的改进。大质控理念下的闭环式管理体系,通过实践探索高效的管理措施,并为公立医院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显著意义。该综述通过对这一管理体系的深入探析,希望能为医疗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9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全麻术后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诗雯
    2024, 1(3):160-162.
    [摘要](1) [HTML](0) [PDF 0.00 Byte](152)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质量管理: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全麻术后转运交接中发挥的效果,并对护理效果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医院骨科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的转运交接效率、交接质量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肢体活动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转运交接效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接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全麻护理中,对于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使骨科全麻术后转运交接效率、交接质量、病症改善、并发症控制和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
    10  慢性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潘晓妮
    2025, 2(1):160-162.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152)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在管理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招远 市辛庄镇卫生院收治的慢性高血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管理),每组 43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血压控制 达标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 评分(165.21±14.11 vs 149.35±11.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81.40% vs 53.49%)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10.41±10.23 vs 101.39±8.47)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 结论 慢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改 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11  7S管理在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与效率中的实践探索
    黄慧琼
    2024, 1(2):160-162.
    [摘要](16) [HTML](0) [PDF 0.00 Byte](152)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分析7S管理对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接诊的200例门诊观察作为观察对象,先入院10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后入院10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7S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效率及患者对门诊服务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及门诊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服务中实施7S管理可提升总体管理质量就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护理服务差错率,该管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2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儿童早期视力筛查干预的重要作用
    陈珏
    2024, 1(2):157-159.
    [摘要](15) [HTML](0) [PDF 0.00 Byte](151)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儿童早期视力筛查干预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方法 抽取常州市武进第六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视力筛查的儿童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进行照护事宜时,运用基于视力保健行为提升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家长有更高的知识掌握程度(P<0.05),观察组家长有更高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P<0.05)。观察组儿童有更低的近视、眼病发生率(P<0.05)。结论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开展针对儿童的早期视力筛查干预,可提高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增加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防范近视、眼病等不良事件率。
    13  PBL教学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韦小飞,卢琳
    2025, 2(1):157-159.
    [摘要](1) [HTML](0) [PDF 0.00 Byte](151)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分析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肺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8 月在肺病科实习的 110 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 2023 年 1 月至 10 月入科的医学生设 为A组(n=55),施以传统讲授式(LBL)教学法;将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8 月入科的医学生设为 B 组(n=55), 施以 PBL 教学法。比较两组医学生教学前后学习成绩、带教老师对医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以及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 价。结果 教学前,两组医学生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 > 0.05); 但教学后,B 组成绩高于 A 组(P < 0.05)。带教老 师对两组医学生的学习评价显示出差异,B 组得分更高(P < 0.05)。B 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 A 组,认为 PBL 教学法能够有效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并显著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 肺病科 COPD 临床教学中,PBL 教学法优于传统 LBL 教学法,值得在教育实践中推广应用。
    14  提升基层卫生院(中医馆)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措施研究
    唐山莺
    2024, 1(3):157-159.
    [摘要](2) [HTML](0) [PDF 0.00 Byte](151) 引用文本
    摘要:
    我国大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并将医保报销比重向基层医院倾斜,以望缓解甚至打破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今,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均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收获显著的发展,如人力资源进一步稳定、患源进一步增加等。但我们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当下,还要展望未来,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各种威胁,包括新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威胁等。本文以基层中医馆为例,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角度,探讨基层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包括提高薪资待遇、做好继续教育、保障财政支持、加快人才引进、做好信息化建设、加入医联体、加强思政教育。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5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曾丽萍
    2025, 2(2):148-150.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151)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55,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n=55),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评估两组急救时长、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急救质量。结果试验组急救时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试验组急诊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开展,可显著提升急救及转运质量,减少急救时间,为患者生命提供保障,具有应用价值。
    16  分层护理结合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袁梦蝶
    2025, 2(2):145-147.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150)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450件医疗器械和20名护理人员选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医院消毒供应室。采用平行对照研究设计,将以上研究对象按时间分组。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设备和人员设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的设备和人员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无菌物品达标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器械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无菌物品达标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护理管理结合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减少无菌物品不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17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张学娟
    2024, 1(3):154-156.
    [摘要](1) [HTML](0) [PDF 0.00 Byte](150)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儿科门诊开展护理服务时医患关系会受到细节管理的一些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医院儿科门诊接收的50例小儿患者为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与观察两个小组,每组人均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管理。以医院自制的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护理差错事件、并发症、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统计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以及对细节管理的关注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明显较对照组的44.00%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24/25),对照组为60.00%(15/25),观察组更优越(P<0.05);影响医患关系的三大主因为护理人员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96.00%)、护理操作技术(92.00%)、沟通技巧(88.00%),次要原因为专业素质不高(80.00%)、缺乏人文关怀(76.00%)、环境管理(40.00%)等,充分利用细节管理优势,即可让医患关系更和谐。结论: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管理模式,除了能让医患关系更和谐外,又能减少医疗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推广。
    18  Orem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联合针对性饮食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影响
    梁悄,范钰萍,罗云
    2025, 2(1):154-156.
    [摘要](1) [HTML](0) [PDF 0.00 Byte](150)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胃溃疡患者,在奥伦(Orem) 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的同时,合并应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 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 60 例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奥伦(Dorothea Oream,Orem)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联合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 自护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在健康饮食、适宜运动、限制烟酒及定期复查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 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 0.05)。结论 在 Orem 自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基础上,结合针对性饮食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胃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提升健康生活方式达标率和生活质量。
    19  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原因与防范对策分析
    陈英澜
    2024, 1(2):154-156.
    [摘要](11) [HTML](0) [PDF 0.00 Byte](150) 引用文本
    摘要:
    本文对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详细分析了差错产生的多种原因,涵盖人员方面、药品方面、管理流程方面以及环境因素等;进一步探讨了已有的防范对策,包括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优化药品分类与标识、改进管理流程与规范、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等。对未来防范中心药房配药调配差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高中心药房的配药调配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20  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中岗位胜任力模式的应用
    朱征艳
    2024, 1(2):151-153.
    [摘要](16) [HTML](0) [PDF 0.00 Byte](149) 引用文本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岗位胜任力模式进行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32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以2024年6月为节点,6月以前行传统护理人员管理(对照组),6月及以后行岗位胜任力模式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观察组),全面分析管理价值。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评判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岗位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该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可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医院整体运作质量的提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感谢关注《健康导刊》杂志官网,目前网站投稿系统处于系统维护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技术团队正全力优化,维护期间部分功能不完善,敬请谅解。网站正式启用时间将另行通知,请持续关注本网站公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好的体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