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超检查显示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n=32)和无血栓组(n=88)。比较两组患者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G、CRP、PTH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TG、CRP及PTH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TG、CRP及PTH水平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分析进一步表明,TG、CRP和PTH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951和0.677(均P<0.05)。结论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TG、CRP及PTH水平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TG、CRP和PTH水平对血栓形成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诊疗中可联合监测上述指标,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干预,以降低内瘘血栓风险。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分享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8-20
  • 出版日期: